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共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政府规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明珠  王伟 《人文地理》2010,25(6):150-153
公共性旅游资源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既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又要兼顾社会福利。目前公共性旅游资源在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发挥资源保护职能的政府规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政府规制理论,通过剖析政府在公共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价格、进入、环境、税费和信息补偿方面的规制内容体系和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监督约束机制方面的规制执行体系,以期有效实现公共性旅游资源的保护性目标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考古学和当代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越来越多,种种联系组成了公众考古/公众考古学要关注的诸多领域。脱胎于英文“Public Archaeology”的“公共考古”或者“公众考古”概念,在中国的实践和讨论均体现为考古学面向公众的沟通和共享姿态。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公共性体现得越充分,越能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和民众之间的共赢;公共考古的教育性体现在能够架起专业考古与普通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民众理解考古学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什么,以便获得更多的支持;公共考古的开放性则要解决“谁的公共考古”这样的问题,通过改变考古学/考古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单向关系,变考古学家的“他们的公共考古学”为公众的“我们的公共考古学”。今天公众考古已从最初“什么是”和“要不要做”的认识论阶段,发展到如何做好和怎样推进的实践论阶段,因此需要专业化、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该从人才现存问题的导向出发,依托有条件的高校,推动公众考古课程建设并逐步发展到课程体系建设。公众考古需要常态化、体系化、制度化。对“公众”本身也需要研究和分类加以引导。从考古现场到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展厅,都是考古学家与“考古学利益相关者”“交流”和“...  相似文献   
3.
大遗址保护是从“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大遗址的发现、遗产价值内涵和构成、遗产保存状况等,都依赖于考古工作的揭示和认知;另一方面,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践又推动了考古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各级政府没有真正依法将大遗址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遗址保护和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很大的矛盾;保护管理体制不顺;保护涉及的各行业部门之间协调性差;以及大遗址保护缺乏国家专项政策的支持,等等。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从文物领域的行业性工作走向全民共享的过程中,如何既坚守“专业性”,又延展“公共性”,不仅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激发和延续生命力的重要方面。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到的“决策权”与“参与权”之争,主要出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学者—行政官员”“决策群体—社会公众”等几个不同层面,其各自不同的诉求对大遗址保护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应明确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的人口、土地、拆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拓宽大遗址保护利用资金渠道;完善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平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国家性和公共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庄祺 《攀登》2013,(4):57-60
公共性问题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试着从人的公共性角度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论述。作为现实个体的人,都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为前提的,从这个层面讲,人本身就是公共性的人。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状况与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公共性的存在状况又对社会共同体有巨大的反作用,因而对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人的公共性给予应有的关注,对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文勤 《攀登》2010,29(4):58-62
凸现公共性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公共性问题往往会被忽视或扭曲。文章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公共性偏多,认为社会主义公共性的回归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展开。在国家层面,要凸现公共性,重构国家共同体认同;在社会层面,要培植公民领域,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公民层面,要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构建公正有序的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6.
关昕 《东南文化》2021,(4):129-136
"科学"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思想与社会变迁的关键观念,不仅具有知识本位的特征,也具有社会属性.科学观念的更迭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的转型发展相伴始终.科学观念的演进特点也折射到同时期博物馆智识范式的形成过程中,博物馆内的"科学"并非一种扁平化的知识体系,而是存在着多线发展的智识传统,科学形态对博物馆的影响也无法绝缘于社会文化政治情境之外.中国博物馆智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科学观念在知识与社会两个维度上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左霞 《丝绸之路》2010,(14):107-108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从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角度看,当代公共政策在若干环节上的局限,使公共政策难以真正体现公共利益要求。如何减少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偏离并使其回归公共性的本质属性,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视角,针对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性原则偏离作出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公共政策分析中公共性原则偏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公共性要求博物馆要持续地通过各种评量、检视来确保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博物馆展览设计要对焦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上,要把观众研究放在展览规划中做过程的检视点,做观众可以接受的教育性展览。展览评量要与展览的发展过程同步进行,要通过观众的反应和同侪的批判来准确地评量博物馆展览。  相似文献   
9.
义冢和丙舍是同乡团体联络乡情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这种传统习俗愈来愈表现出其落后性。公墓事关都市形象,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墓事业被纳入了政府的城市规划中。上海市政府在筹建市立公墓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丙舍和停柩等旧习的取缔。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发展和政府墓制改革推动了同乡团体殡葬观念的转变,同乡团体开始改良殡葬制度,陆续建立新式公墓。同乡团体公墓的出现,促进了传统丧葬习俗的演变,增进了都市文明的内涵,反映了近代上海都市社会公共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徐玲 《文博》2012,(1):60-65
近代是西方博物馆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的一个特殊时期。受西方公共观念影响国人开始自建博物馆的同时,积极宣扬古物为公器的新理念,倡导古物保藏模式的博物馆化。促使传统私家赏玩性质的古物转变为博物馆展示、教育的公共资源,从而初步完成了中国博物馆公共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