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旅游》2008,(2):30-33
在盛开着油菜花的田野间,到处可以看到摩托车上驮着,行走的人肩上扛着礼花或鞭炮者,也可以看到村民家中早就备好的一盘盘大红的鞭炮,这里正在准备“犁春牛”呢!一大群人有的正忙着给耕牛头上扎红花,有的忙着往筐里装松明,院里还有人忙着扎花灯。  相似文献   
2.
朱敏 《收藏家》2009,(1):41-44
唐裴孝源在《贞观公私画史》记录了魏晋时期魏高贵乡公所画《新丰放鸡犬图》。从名称上看,此画描绘的是当时农村日常生活情景。唐代风俗画更多,据裴孝源记载有如刘填《少年行乐图》、杨修“两京图》、史道硕《田家社会图》、顾宝光《洛中车马图》《越中风俗图二卷》、史文敬《张平子西京赋图》、杨子华《邺中百戏图》、  相似文献   
3.
左岸词七阙     
《中国土族》2012,(3):58-58
  相似文献   
4.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象征祥瑞的动物。春节“麒麟唱”可算是丹徒县东乡闹新春的传统节目。每年春节前夕,在丹徒大地上有不少爱好麒麟唱的艺人,用彩纸、竹筋扎成麒麟,从大年初一开始,走村串户地唱麒麟,新春佳节报吉祥,新婚喜事闹新房。一直要唱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止。  相似文献   
5.
“[火旁]龙”就是用鞭炮炸龙,“[火旁]”客语发音为“棒”,就是普通话“炸”的意思。“[火旁]龙”为苗栗客家之传统元宵活动。台湾各地皆有舞龙之民俗活动,唯独苗栗客家发展出“[火旁]龙”的习俗。早期苗栗客家以务农为主,人民的生活与庙会庆典息息相关,除了一般的舞龙庆典,更将舞龙神化为“[火旁]龙”活动,期望藉神龙带来祥瑞之气,带给民众平安吉祥、五谷丰收。  相似文献   
6.
<正>狂欢俨然成为元宵灯节的显性内涵,但从原始文化意义上来说,元宵节习俗在于驱邪攘灾和求取子嗣1。元宵节的狂欢发生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月主司生育,月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生育神之一2。故历史时期的元宵灯节活动纷纭,主题大致有:"灯""食""娱""祭"以及"求嗣"。从而,在"闹元宵"的背后,平添了几分庄严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求嗣"亦即"求子嗣""乞子",既可专指祈求儿子,也可以同时指代三种不同的民俗活动:祈求  相似文献   
7.
沈旻 《旅游纵览》2010,(2):54-59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南京过春节,能深刻感受到古都金陵民俗文化的厚重,你会被她那浓浓的节日氛围所吸引与感染,叫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久违的春天     
正在漫长的冬季里,我时常想念春。我用拜伦的名句安慰自己:"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那焦急的等待,终于化成了第一枝金黄色的迎春花,饱含着无限的生机。我看到酥油般润泽的小雨,在略显孤寂的初春埋下希望的种子,送来不平凡的声音。我听到风吹嫩叶的"沙沙";我静候在耳畔响起的玉米拔节的声音;我倾听乱花下蜜蜂嗡嗡地哼着"繁花小唱";我感受着采茶姑娘淳朴的歌谣。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他和搭档先后登上了各卫视春晚和央视元宵晚会"愚公移山后放出来两个妖精,一个蛇精,一个蝎子精,得亏愚公有个七彩葫芦籽,种下去,结了七个葫芦娃,降服了妖精……外国有个公主不知得罪了谁,住在这个小屋子内,后来公主后妈来了给了她一个苹果,公主咬了一口苹果,死了;最后,苹果被乔布斯拿走了……"这是来自西安的80后演员苗阜和王声在相声《满腹经纶》中连续抖的一串包袱。2014年,这对组合先后登上了北京、天津、山东等卫视春晚和央视元宵晚会。他们以密集的包袱、传统与现代杂糅的幽默感,使观众"笑岔了气"。  相似文献   
10.
岳桦 《世界遗产》2011,(2):40-43
正月十五,记者走进闽西连城,走古事、游大龙、闹春田、游花灯、烧炮竹,在浓浓的节日欢庆中,亲身经历这些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客家节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