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耶律阿保机在契丹族内外矛盾尖锐之际,以萨满教为基础,并利用萨满教引进新的宗教理论和实践规范,进行了一系列的神化活动,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号召力,达到了化家为国的目的.其神化活动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与其它阶段相比,显示了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日本儒教中的家族孝主义是家族国家观的重要基础。但是作为幕藩体制下封建武士之间的道德,它无法直接为明治近代化的目标服务甚至形成阻碍。因此家族国家观虽然植根于传统的儒教家族主义,但又是对其不适应时代课题的部分进行修正后,重新建构起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带有两面性,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儒教家族主义道德的简单复活。虽然家族国家观在统合民众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其原理与近代国家原理之间存在抵触,致使家族国家观自身蕴含着重大的悖论。  相似文献   
4.
黄佛君  段汉明  张常桦 《人文地理》2012,26(1):45-49,65
祭祀是礼制的渊源,国家祭祀是社会礼制中最高礼仪层次,也是以礼为内核的儒教的载体,都城形成了国家祭祀体系中最为完善的地域空间,本文在建构儒教之所以成立的基础上,以唐代长安城为例,探讨了城市祭祀的等级、结构和地域空间体系,认为国家祭祀是古代都城的显性文化现象,是城市上层的精神空间的表达,是传统城市特有的一类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5.
《湖南文史》2012,(4):44-44
中国人习惯见庙就拜。他们既不会坦诚地向神父告解一切.也不会把自己登记在案.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6.
即使是从史学要素来讲,在欧洲的背景下,汉学最早似乎也为习惯于借助古典研究(希腊和拉丁研究)方法的一门法国专业①.它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标志着美国汉学突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7.
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成书于明治八年(1875),该书言简意赅,极具包容性和思想张力,被视为了解日本近代文化必读的经典。日本学界百余年间见仁见智的评价、研究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谱系。综述学界的百年阅读史,探寻争论焦点背后潜藏的种种隐喻,可为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郊神位变革与玉皇祀典的构建,曾对北宋国家祀典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黑杀将军临降为宋太宗继位提供了君权神授的道教依据。景德二年南郊神位变革试图通过神位秩序的变动,将儒教的南郊祀典改造为道教神系。昭应宫玉皇祀典一方面如唐朝的太清宫被纳入儒教的宗庙系统中,另一方面也保存着独立的道教性质并与郊祀礼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徽宗朝和阳宫的玉皇祀典,则是将郊祀神位体系纳入到道教的三清之下,由道教统领整个国家祀典。北宋道教挑战儒教国家祀典正统地位的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北宋国家祀典中的道教现象,既非唐宋以来某种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反映,也不是国家祭祀体系向民间信仰开放的结果,而是宋朝重建政治文化过程中多元化取向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孙蕴  刘建忠 《沧桑》2012,(2):88-90
儒教是宗教,这在近代之前并无异议。近代革命开始后,一些学者受西方思想影响,从政治需要出发提出儒教非教说,使得儒教数十年内不得翻身。打倒"四人帮"之后,任继愈先生率先为儒教正名,继而李申先生《中国儒教史》(上下卷)出版,在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儒教是教非教的激烈争论,至今也未达成共识。笔者坚持儒教是宗教。本文从儒教的现世性出发,对受反对派质疑较多的儒教"彼岸世界"、"终极关怀"几个问题做出自己的理解,认为儒教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有着不可磨灭的中国烙印。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他把理与气两个单个的哲学范畴结合在一起,发展为一对相对的范畴;改变了传统儒学知人而不知天的弊病。在理气宇宙论的基础上对儒家的性善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重新建构,把人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人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向天理归附。以天理的无上至尊和人与天理的紧密统一为"存天理,灭人欲"进行了论证。同时,也为维护整个封建制度和价值体系提供了依据。本文拟就朱熹理学思想的体系做一简要、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