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晓光 《黑龙江史志》2013,(19):338-339
建国初期,福建省政府遵循新中国政府对侨批业"团结与管理"的政策,采取措施试图将侨批业纳入政府的管理之下,然而并未能达到目的。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加剧了侨批业管理的难度。1950年8月新中国政府召开华侨眷属福利会议以解决侨批业管理的相关问题,此次会议的召开成为福建省侨批业管理的转折点,会议后福建省政府初步实现了将侨批业纳入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3.
《神州民俗》2010,(9):1-1
华侨(含华人与侨乡)是我国的重要社情,她有近千年的历史,我国各地都有华人华侨在国外,世界各国均有华人华侨之所在。无论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或者在国内的侨乡与归侨侨眷,他们都是炎黄子孙,由于他们有着特殊的海内外关系,因此便形成了一群特殊的人群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保护华侨侨眷利益的侨务政策与《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原则发生冲突。为了兼顾华侨与侨眷利益,相关部门谨慎探索可行途径,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但由于外交途径有限,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以及国内政治倾向的限制,也出现了顾此失彼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谢惠雅 《南方文物》2013,(1):172-178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厦门现有华侨35万人。历史上,由于厦门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大量人口外出“南洋”(南亚、东南亚)谋生、创业,使厦门逐渐成为拥有众多海外华侨和归侨侨眷的著名侨乡。而他们在故乡兴建的住宅、院邸,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当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刚刚落下帷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日益临近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共党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任贵祥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一书。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最终成果,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评选,入围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百种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7.
2008年的中国,荣耀与灾难同在;喜悦与痛心并存。汶川这起历史罕见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举国震惊,举世关注;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一幕幕场景,气壮山河,令人动容。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慷慨解囊,伸手驰援,捐资献物,同舟共济,表现出与灾区人民同命运共患难的血脉亲情,现在,灾区人民正从废墟中奋起,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征程。我们相信,以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百折不挠、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一定能够续写重振家园的崭新篇章,让大震之后的灾区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8.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也是侨务大省。有粤籍海外侨胞三干多万人,港澳同胞也有600万人,归侨侨眷2000多万人。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众多,侨资企业众多,是我省突出的省情和独特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侨务工作以邓小平侨务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侨务政策,积极维护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海外联谊,发展与海外侨胞的合作交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我省经济建设和为侨服务,取得很大成绩。广大海外侨胞心系乡梓,爱国爱乡热情高涨,慷慨解囊,或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或投资兴业,或经商贸易,为广东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侨汇工作的历史考察(1949-196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 1 966年间 ,侨汇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 ,侨汇既是国内近千万侨眷主要或次要的生活来源 ,也是国外广大华侨与祖国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 ,又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需外汇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 ,在“文革”前 ,争取侨汇工作不仅被认为是我国侨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且侨汇工作还对我国侨务政策的演变产生了不容轻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国务院侨办的政策解释,对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等法律概念,以及国际移民、华裔等非法律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简单分析了目前这些概念混淆、不规范使用的原因。有关华侨、华人的相关概念不只是术语而已,概念的不同意味着内涵的本质差异。概念的混淆使用不是小事,它会引发公众对政府侨务政策的误读,不利于正确的政策的宣传落实,不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不利于中外友好。因此,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学术界应该普遍重视这一现象,并且共同探讨纠正这种现象的可行办法。就政府层面而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让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更好地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减少不必要的错读和误解;就新闻媒体而言,报道中对有关概念的使用要严谨、慎重,避免随意性;而学界则更应该正确使用相关概念,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多做分层研究、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