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3,(7):F0002-F0002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  相似文献   
2.
何叔衡在江西中央苏区的法制工作实践,贯彻了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检察监督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突出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并开创了法律、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作局面。在法律传播贯彻方面,针对苏区的交通、通邮的不便和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状况,他煞费苦心采用了文学顺口溜的形式来有效传播法律;在司法上他敢于坚持原则,秉公执法,追求法的实质正义,追求司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的十三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是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另外,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  相似文献   
4.
马涛 《文史月刊》2008,(12):42-45
一、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期间,法国巡捕闯入会场东方欲晓,红日欲出。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李大钊等人筹备下正式成立。1920年秋,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努力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的代表人数曾有13人、12人、11人、10人等多种说法。几十年以后,经过党史专家的考证,终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当时的代表为13人,他们是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李达、李汉俊(代表上海)、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陈公博、包惠僧(代表广州)、周佛海(代  相似文献   
6.
耿法 《炎黄春秋》2005,(6):13-15
我面前放着《文人瞿秋白》一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书中写到红军主力长征后,瞿秋白被留在江西,1935年2月11日,瞿秋白一行从瑞金九堡附近动身,准备转道香港去上海就医,同行的有何叔衡、邓子恢、项英的妻子张亮以及梁柏台的妻子周月林。四天后在长汀县水口镇一个小山村被敌人包围,队伍被打散,邓子恢率少数几人突围,瞿秋白、张亮、周月林躲在灌木丛中被敌人发现俘获。瞿秋白化名林琪祥,只说自己是个医生、文化教员,没有暴露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7.
胡学亮 《纵横》2011,(7):31-34
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各地代表共13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陈独秀指派)。  相似文献   
8.
李风白(原名李泽鑫),1930年出生,湖南芷江人。他从小长得聪明伶俐,4岁时随父到了长沙,后师从于何叔衡先生,并经何叔衡指引,爱读《湘江评论》,他还带领伙伴们经常在长沙街头小巷叫卖《湘江评论》,成了毛泽东的一名义务小报童。  相似文献   
9.
1921年7月23日,来自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包惠僧,日本东京的周佛海,以及列席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公馆内,  相似文献   
10.
1876年,何叔衡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沙田乡杓子冲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时。何叔衡有两兄、两姐、一弟,5岁时母亲就病故,父亲没有再娶。这是一个耕读之家,一家人全靠父亲种的那几亩祖上传下来的薄田和在农闲打短工养活,生活非常清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