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科学探讨故宫博物院院藏"高钾低钙"类传世宋代官窑器物的烧制年代,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EDXRF)对院藏传世宋代官窑器物和杭州老虎洞窑南宋及元代地层出土的青瓷标本的釉层成分进行了无损测试.结果 表明:故宫博物院院藏"高钾低钙"类传世宋代官窑瓷器与老虎洞元代地层出土青瓷标本的釉料成分更为接近,而与老虎洞窑南宋地层出土官窑青瓷标本相差甚远.根据瓷釉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以及从瓷釉技术发展史角度考察,本文推测这些"高钾低钙"类一直被认为是传世宋代官窑瓷器的烧制年代可能为元代早期,属于南宋官窑瓷器向元末烧制的典型传世哥窑瓷器转变过程中的过渡产品.  相似文献   
2.
广州南越文王墓为西汉时期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之墓,墓中出土了一件雕琢精美的角形玉杯(图一),应是南越王生前喝酒的饮酒器,它是目前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角形玉杯(也称玉角杯)。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传世品玉角杯(图二)与南越王墓角形玉杯相似,依照南越王墓的角形玉杯,于近些年才被断代为汉代[1]。这两件角形玉杯,其独特的造型,与国内同时期的其他玉质容器迥异,也有别于汉代常见的饮酒器,但是它们却与希腊时期横跨亚平宁半岛至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出土的来通杯(Rhyton)极为相似。有专家认为,南越王墓的角形玉杯虽然不是海外舶来品,但是其造型设计很可能借鉴了西方的来通杯。本文将主要探讨南越王墓角形玉杯与西方来通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所收《武王践祚》,实为两种战国"简本"(甲本和乙本)的合抄。传世本则是参考了这两种简本,合编整理而成。与甲本相比,乙本在叙事及文字上更接近于原始的记录,成文应早于甲本。但甲本与乙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文本传承关系,应是两系文本发展的不同形态。参照乙本,可以推测《武王践祚》的原初结构,并不包括武王勒铭段。从文献体裁及文章内容看,甲本及传世本的这一段文字,应是合编自其他文献。《武王践祚》三个本子的比较研究显示,早期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文字的增饰、丢失与改动等现象,同时还存在着同种文献不同形态的合编整理甚至是不同文献的合并现象。这对我们认识早期文献形成及流传的特殊性,并进而讨论早期文献的史料价值,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继孝 《收藏家》2007,(9):39-46
易顺鼎(1858-1920年)湖南龙阳(今汉寿)人。字实甫,仲实、一字中硕。号哭庵、一厂居士等,室名琴志楼。尝问业于王闿运。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纳赀为江苏候补道,旋师事张之洞。马关条约签定后,上书请罢和议,反对割让辽东与台湾。曾二次去台湾,入刘坤一军,后赴台湾协助刘永福筹划防务。后入张之洞幕,曾主讲两湖书院。辛亥革命后寓居上  相似文献   
5.
刘乐贤 《文物》2020,(3):63-68
说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大家一定会想起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两位大将在当时和后代都很有名,古书合称"颇牧","颇牧"后来甚至成了名将的代称。他们的事迹,在传世文献中主要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出土文献特别是战国兵器铭文中,有时也能够见到一些与这两位名将有关的记载。据学者研究,廉颇的名字已经在战国兵器铭文中出现,原作"波"即"埶波",是"廉颇"的通假写法[1]。  相似文献   
6.
宋婷婷 《收藏家》2016,(7):49-54
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的古代书法绘画藏品,在时间上主要以明清二季为主,地域上则不分南北,它们几乎囊括了明清时期所有主要书法绘画流派及其代表书画家的作品,颇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明四家"中的文徵明(1470—1559年)因其得享高寿,子孙弟子繁多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故其传世作品赝鼎最多。已故著名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曾说过:"文氏书画均多代笔,一时伪本尤众。  相似文献   
7.
彭兆荣 《东南文化》2014,(1):6-11,127,128
作为世界遗产事业的一个有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文本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也因此具有特殊的语义。我国正在进行的"遗产运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历史语境中的特殊景观。由于世界遗产体系的生产融合了西方中心的历史知识,带有明显的近代"物质主义"的特质,因此,我国学术界只有以"词与物"的方式来剖析这一知识生产的历史逻辑,明确UNESCO的操作性话语,自觉、自主地到我国文化传统中去寻找、选择符合真正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与实,才能为世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范式"。  相似文献   
8.
秦郡问题历代聚讼纷纭,当下依然是研讨热点①。陈松长先生曾评介岳麓书院藏秦简若干涉及秦郡的律令条文②。综合纪年、避讳等因素,可大致认定岳麓秦简律令部分的抄写年代下限在秦二世时期③。本文采用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阐释岳麓秦简若干秦郡史料,结合传世文献,在学界丰硕成果基础上试析秦定陶郡、陇西郡、泰山郡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王堆帛书《系辞》以外五篇《易传》的内容表明其形成过程是复杂的,简单地将其视为先秦古书是有问题的。由人们关于帛书《系辞》与传本《系辞》关系的认识看,以为出土简帛文献的内容一定早于相应的传世文献,以简帛文献来定传世文献的是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0.
<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其续集的编撰者恽珠以满汉文化融合的使者与闺秀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倾其一生心力编撰成这部清闺秀诗歌总集.通过对"所存仅得其半"的选择、上千诗人的编排、为每一诗人撰写的小传的仔细阅读分析,我们发现恽珠的诗学思想与书写策略中含有多重意味,代表当时女性话语典范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