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古籍《周礼》记载,福建古为“七闽”地,泛指当时生活于福建及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部族。后世遂多以“七闽”代称福建。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福建辖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自后至清,福建行政区划几经变动,但大部分时间均保持八府建制,因而又有“八闽”之别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福建增设台湾府,史称“九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福建有十府.故又称“十闽”。  相似文献   
2.
罗经石乎?太社乎?——西汉阳陵“罗经石”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汉代景帝刘启陵之东南,有一个方座圆面在圆面上且刻有十字线的石头,当地群众世代称其为“罗经石”。据群众之传说,断定其为测量阳陵的基点。发现汉代测量标石当然是件大事,引起各方注目。于是1997年11月1日,陕西省测绘局在这块石头之南面,竖碑一通,以资永久纪念。碑文曰:  相似文献   
3.
楚仁 《收藏家》2004,(12):61-63
山子,古代称之为假山。《宋史·礼乐志》“宴飨”条云“(真宗)诏辅臣观粟干后苑御山子”。到了后来,玉雕行业里的能工巧匠们受到宋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将玉料加工成山子形状,作为陈列摆设品。玉山子上面多雕树林房屋人物,是把山水画雕成立体图形,乾隆皇帝称其为玉图书。玉山子是一种圆雕景观,制造时先绘出平面图,再行雕琢,因而常以图命名。清代以前的这类作品较少,以树木、山石为主要题材,造型矮小,山石的雕琢以钻法为主,往往留有孔状或坨状钻痕。清代特别是自乾隆朝开始,由于玉材来源充足,玉山子体积较大,有的甚至用上万斤的玉石琢成。如堪称玉石之王的《大禹治水》巨型玉雕山子,高224、宽96厘米。它以宋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通体圆雕,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凌迟"、"陵迟"一词为讨论对象,考察分析它们在不同文本中使用的情况、含义,并进而探讨了作为一种酷刑的凌迟的定名与起源问题,认为作为"剐刑"、"脔割"的代称的"凌迟",至迟在唐代中晚期已出现.而非通常所说的五代或辽.  相似文献   
5.
严允 《南方文物》2012,(2):206-208
有人说柳山书院的得名源于柳浑,也有人认为柳山书院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来看,并不能算做真正意义的书院。它只不过是在唐宋时代所有的名人墨客在个人政治抱负难展,追求避世隐居生活的一个产物,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再现了柳浑在踏上仕途之路后,虽经历了平步青云与远贬他乡的大起大落,但每一步道路都丰富了柳浑的人生阅历,也为  相似文献   
6.
青楼,旧时为妓院的代称,故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将落难风尘的妓女称为青楼女子。现代出版的汉语词典及古诗词里亦为此解。其实,青楼最早的意思为华美的房屋,指代帝王之居所。  相似文献   
7.
华喦(1682-1756年),字秋岳,原字德嵩,福建上杭白沙村人。上杭在晋代称为新罗,故自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东园生、白沙道人、新华山人、离垢居士等。  相似文献   
8.
老古 《文史天地》2005,(8):60-61
我们在阅读古代典籍、小说、诗词时,往往会遇到年龄代称问题。这些代称都有出处,不少代称至今仍在沿用。  相似文献   
9.
庞鸥 《东南文化》2001,(10):6-29
中国古代称今天苏州及其附近地区为“吴”,所谓“吴侬软语”就是指吴地之人说话腔调婉转。明代中期在吴地崛起了四位著名的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因他们新颖的绘画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后人称之为“明四大家”。  相似文献   
10.
Jessy 《旅游纵览》2007,(7):34-35
<正>People like to ask me this question: howdo you describe your international life? Atfirst, I was trying to overview my differentfeelings to summarize. I thought of my excite-ment of seeing places completely new to me; Ithought of the frustration when living in aforeign country without understanding a singleword; I felt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andgetting stronger; and I can sense a better 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