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的一些事,即便是一次很短暂的接触,有时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大批名作家诸如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艾青等陆续复出,重返京城。南京市文联主办的文讲所(后改为青春文学院),常借一些著名作家南下的机会把他们请来上课。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高教育,一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充满着矛盾。面对现实功利和大众需求,普高人的心究竟应往哪里安放?面对众说纷纭和太多指责,普高人的路究竟应往哪里开拓?面对减负规定和相互竞争,普高人的劲究竟应往哪里发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实践作出理性回答。也只有这样,方能实现普高教育的现实超越。面对现实功利和大众需求,普高人的心究竟应往哪里安放?  相似文献   
3.
已经88岁的乌可力有着一头浓密的白发和胡须,步伐依旧矫健。和《环球人物》记者聊天时,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举手投足间充满豪气。尽管离开家乡内蒙古多年,乌可力依然保留着爱吃羊肉、爱喝酒的习惯,“喝酒前先喝一瓶酸奶,不伤胃。白酒里搁上几片柠檬,去辛辣”,他对记者说。从内蒙古到延安,从延安到北京,乌可力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一生跌宕起伏的磨炼,就着酒味的醇香,从他口中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4.
新教非国教派是19世纪英国宗教多元化加速推进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发展壮大,为其积聚力量蓄势待发的重要阶段。整体而言,此一时期"不从国教派"呈快速扩展之势,但具体到不同教派,则情形有异,不可一概而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不从国教派"之发展壮大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以宗教平等为内容的"真正"宗教多元化时代的开启,进而深刻影响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宗教进一步迈向平等化的进程;而"不从国教派"阵营内部的不同发展情形则表明,"不从国教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体,其内部诸教派各有所持,隐伏着相互矛盾、冲突乃至分裂的可能。"不从国教派"内部诸教派之间的差异及其所隐含的分化倾向,虽则不利于其力量整合,但同样暗合了宗教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力度很大、亮点很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预计200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50亿元,增长11.5%;财政总收入达1048亿元,增长3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万元大关,增长12%以上;农民人  相似文献   
6.
古罗马-古代中国关系史是近年来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法国学者罗贝尔的《从罗马到中国》一书颇具代表性。但是该书的中译本却在翻译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理解及表达错误、知识性错误等,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原著所应有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吾”字从口,从(X),(X)亦声.口表城邑,(X)有交错义,表抵御,二形会“守卫、抵御”意.早期字形中,用作部件的“口”“口”每多相混.今见早期“吾”字,除商尊、唾虎地秦简和战国玺外,多已改从“口”.因“吾”被借作第一人称代词,遂另加义符“口”造后起“圄”字表“守御”本义.  相似文献   
8.
彩色的夏天     
正春天是碧绿的,秋天是金黄的,冬天是雪白的,那夏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夏天是翠绿的。树木顶着阳光,绿得发亮,显得那么枝繁叶茂。田野上也是一片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的叶子绿油油的,在风的吹动下四处摇摆,像一个个穿着绿衣裳的小姑娘在跳舞。小草在夏日也分外美丽,毫不示弱地顶着烈日,努力挺起腰来,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成了地平线上一道亮  相似文献   
9.
高婵 《神州》2014,(17):165-165
重视文本的重要作用早已在学界形成共识,本文拟从“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在手稿中马克关于生态想的基观点和思路,旨在为在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寻找合理路径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知识和思想不仅来源於上古文书、典籍,也来源於上古图文献。上古图文献数量来多,曾作为仪式器具,用於分辨民族关系、沟通神灵、象徵天赋权利。从《山海经》、《齐谐》等物怪之书和现存上古图文献看,当时人对鸟兽草木的记录和描绘,其实是对仪式事项的记录和描绘。因此,从本来意义说,“兴观苇怨”、“事父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等诗学命题,谈的不是文学的审美功能,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不是所谓“足以资多识”的博物之学,而是礼仪政教的技能,是对“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这个三段式的形象表述。本文主张结合上古文化史上从仪式中心到伦理中心的思想转变,结合孔子学礼的过程,认识孔子的知识结构和诗学思想,也了解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