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嘉伟 《神州》2014,(12):109-109
初中英语是从小学教育阶段英语尝试性学习转变为正式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日后英语水平的提高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教师都应把初中英语教学重视起来,坚持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让学生逐步适应新阶段的应用学习。主体性学习方法是当今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主体性学习的特点,从教学策略、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本文就是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主体性学习方法进行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2.
郑勇军 《神州》2014,(15):156-156
什么是高效的课堂?这是众多的教师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却都在关注一个核心的内容——如何才能高效。夹江外校,长期致力于基于培养学科文化素养的导学型课堂的研究。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研究和实践的过程。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导学型数学课堂的教学风格。下面,我谈谈我理解和实践的导学型课堂。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合理、科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  相似文献   
3.
梁淑芳 《神州》2014,(17):101-101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效率低下一直是教学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和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创造性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盎然,充满活力和朝气。以下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绚 《文物世界》2002,(4):51-53
幼时读茅盾的《风景谈》,始知大自然“最单调最刻板的一面”“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从而领悟到:“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学巨匠对“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创造了第二自然”的慨叹使我至今记忆犹新,并由此受到启发正因为有了人的存在,才使自然风景有了灵动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前145~前86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陕西韩城)人。其祖上世代皆为史官。父亲司马谈(?~前110),官至太史令,主管朝廷档案图书整理以及历法、封禅等事宜。已始编《史记》,但壮志未酬,临终不得不嘱托司马迁继承遗志。  相似文献   
6.
黄彭年所撰《志例琐谈》在同治八年初完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公开流传。但该书的价值通过黄彭年的修志活动得到了部分发挥。本文从《志例琐谈》的特点出发,初步探讨《志例琐谈》已经发挥的作用,并对其尚可借鉴利用的文献价值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吕咏梅 《神州》2011,(1):39-40
我们的生活日益富足,适当消费无可厚非,但是节俭的概念似乎已渐渐远去。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实际上,物质匮乏,饿肚时期,距国人并不遥远。古人的勤俭我们今天谈勤俭,不妨从文化根源作一探究,然后再谈危机拯救。任何民族皆视勤俭为人所必备之美德。我国上古著作《礼记》中"货恶弃于地,力恶不出于己身",第一句言俭,第二句言勤。合在一起就是勤俭。这是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文明。马丁·路德的  相似文献   
8.
正从考生备考的角度来看,临考前的复习,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感觉",就像打球时必须保持良好"球感"一样,语文应考的"题感"也同样重要。而教师更不应无所作为,任何"定局论"的念头都可能造成最终的"定不了局"。笔者以为,始终在"优化训练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上下功夫,是提高语文二轮复习效率的科学途径,试作具体解说如下:一、优化训练内容复习的方向一偏,必然全盘皆偏,甚至是全盘  相似文献   
9.
公元1247年,藏传佛教萨迦派法主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驻守西凉的阔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谈。双方商定了吐蕃全境归属蒙古统治的具体条件,发表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蒙古汗国在吐蕃派兵设治,奠定了西藏归于蒙古帝国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景阳 《沧桑》2010,(6):27-29
集体化时期,中共中央为推进政令,鼓励先进,开始吸取抗日根据地时期树立典型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广树典型,以先进带后进,推动社会主义进程。当时有全国典型看山西,山西典型看东南的俗语。杨谈是在集体化运动中山西较早树立的劳动生产典型之一,在1961至1965年间因棉花生产上的突出成绩闻名全国。本文旨在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围绕农村基本政权建设中存在的典型塑造和模范塑造问题,通过分析杨谈在1951年至1960年间所经历和发生的事件,试图从中发现国家权力的持续深入对乡村本身的影响以及村庄典型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