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5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陕北,结束了创造人间奇迹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为了肃清张国焘错误路线在红四方面军造成的不良影响,毛泽东决定在红军队伍中开展一场"肃反运动"。随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肃清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决定》,延安部队、机关和学校纷纷召开声讨张国焘会议,史称"延安肃反"运动。在"肃反运动"中,毛泽东仍对企图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等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佛教大众化歌曲的运用,主要在于布教、仪式、引领日常行仪的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是佛教展现在大众面前的"表象",却也是作为传播教理,进而深植人心,甚至融入社群生活的重要媒介.而透过佛教歌曲的歌辞内容与实际演唱的声情表现,可顺引行仪进行,引导大众进入宗教感应的氛围,进而得让教理转应于俗情,引导大众反思生活境遇,接纳对应于人生的教理.  相似文献   
3.
《敦煌学辑刊》2007,(2):12-12
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的传播源远流长,所形成的论述和修持行仪相当丰富,唐代敦煌莫高窟的经变图像亦以西方净土变数量最多。《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是《敦煌学博士文库》之一,本书作者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丰富的文献及石窟图像,对石窟图像功能作了另一种角度的解读,对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北凉三窟为中心,从佛教义学及禅法等方面,结合北凉涅槃思想演伸出的法身观和净土观,及北凉佛教所偏重的弥勒系信仰,并以此三窟之莲花化生、莲池世界等背景造像,来探讨敦煌早期净土思想之表现,希望能掌握隋唐以前敦煌净土思想之源流与发展脉络,以作为将来进一步研究之基础。  相似文献   
5.
星云大师对艺术的看法,集中在对建筑之形、书画之神与音乐之功的论述中.在星云大师看来,佛教建筑在外形上应具有简单、庄严、自然之特点;书画艺术之美在于能生动地传达生命与真情、慈悲喜舍的精神;佛教音乐应具有令身心安住、弘扬佛法的功用,这一并体现了星云大师倡导将佛教与艺文相结合的理念,期盼借助艺术的巨大力量而使佛法更加流通普照,净化世间.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作者之一袁普泉因从事宗教工作十多年,与台湾佛光山开山祖师、美国西来寺创始人星云法师有过多次接触。星云法师是扬州江都人,他多次回乡探望母亲,大德赵朴初几次专程从北京赶到南京陪同,袁普泉陪同赵朴老在江苏活动。本文的另一位作者陈辽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两位作者同住在石头城下秦淮河畔的一个社区,又是南通如东老乡。退休以后,两人都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发生兴趣,经常在一起交流、探  相似文献   
7.
正迷信与信念的区别是一个思想难题,要真正划分两者的界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容易划分并不意味着不能划分。迷信与信念的不同是:迷信没有人类本体高度的根据,而信念有。迷信与信念的区别以是否符合良知为准。公正是人类神圣的大观念。公正在形式上直接体现为对等性。一个不公正的社会,肯定是可詛咒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社会,不管它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公正与不公正犹如黑白分明,不待人的智力、知识如何,当下即能判断,屡试不爽。一个人杀人放火后为什么东躲西藏?因为他知道自己必将遭到惩罚。他逍遥法外也许是因为侥幸,而他遭到惩罚则是应有所得。显然,惩罚满足公正的恶有恶报的对等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赵冠义 《古今谈》2004,(4):55-57
日本自明治以还,日本佛教中不少宗派相继沦为军国主义的帮凶。为了蒙骗佛教徒去充当侵略战争的炮灰,便挖空心思阉割佛教经典,炮制侵略有理、杀戮无罪的歪理。其中净土真宗和日莲宗表现得尤为恶劣。  相似文献   
9.
1963年,在东阳南寺塔内发掘清理出一件北宋建隆二年(961)的贴金彩绘石雕经函。经函须弥座上所绘之10人乐舞图,与唐代以来佛教的净土思想有关。此类乐舞在北宋中原地区的佛寺中十分盛行,于11世纪中叶之前北传至辽地,并对11世纪末宋、辽墓葬中散乐图的大量出现产生重要之影响。  相似文献   
10.
a土 《风景名胜》2016,(11):128-135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其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早在一千多年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1933年由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所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中将其心中那个由雪峰峡谷、金碧辉煌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成群牛羊组成的人间净土取名为香格里拉,此后“香格里拉”便成为了世外桃源一词在西方的另一种引申版本,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