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明器是古人在“事死如事生”等思想观念影响下产生的,是汉代民居建筑的仿真微缩模型,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汉代楼阁建筑的类型,是研究汉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本文以德州地区出土的陶楼为对象,研究其所反映的东汉时期德州地区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潘珉 《神州民俗》2009,(10):13-15
神的起源与巫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神脱离原始形态的过程中,巫术活动十分关键。根据对古代中东,埃及,以及希腊的原始宗教研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被神化的阶段,神圣的观念与人类意志结合,形成了一批拥有神圣话语权的人类,巫师等神权阶级成为人神交流的枢纽。第二阶段是神被人化的阶段,当传统不断地被强化之后,一种颠倒的认识形成,神理所当然的是具有人形的。这种意识上的变化,再加上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展及其所造成的高层次需求,导致了原始神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肯尼亚马林迪区域的两座柱墓为例,展示了中国瓷片在东非沿海地区的遗存形式和分布特征,探讨了古代东非沿海居民对中国瓷器的使用方法。此外,论文结合其他考古发现与资料,分析中国瓷器在当地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考古发现来看,东非沿海地区是中国瓷器的一个终端市场。中国瓷器在使用过程中完成了去商品化的过程,装饰墓葬是其最终消费形式之一。在东非沿海社会中,中国瓷器盛装食物的实用功能被弱化,而财富象征、促进商贸等其他功能通过展示的形式则被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
大同云冈第1、2窟图像一体设计而成。两窟周壁与中心柱四面配置第7、8窟以来流行的法华经、维摩诘经图像,结合中心柱上端及窟顶图像,共同表述奉持释迦佛所说大乘教法,将来往生至弥勒菩萨所居兜率天并最终成佛之意涵。  相似文献   
5.
高歌 《文博》2015,(2):102-109
云冈石窟中心柱的柱体结构与其它石窟中心柱的柱体结构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云冈石窟的中心柱不再呈现出源于印度的覆钵式塔型,而是将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塔与长方形柱体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本文则是探讨这种独特的中心柱柱体结构的佛教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6.
2018年,在郑州中原区白寨村共发掘清理汉代墓葬14座,还有汉代水井、陶窑等多处遗迹。M14出土随葬器物丰富,尤以陶楼和陶百枝灯,制作精细,十分珍贵。此墓的发掘对于研究郑州地区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和瘗埋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针对曹锦炎先生的《“上相邦鑈”考》和李学勤先生的《“腍”字与真山楚官玺》两文,对苏州真山D1号战国墓出土的“上相邦鑈”印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曹锦炎先生对“上相邦鑈”的释读是可信的,但其来源是春申君在公元前241年担任攻秦五国联军的具体负责人时的权力信物,“上相邦”即“总相邦”之意。  相似文献   
8.
东方 《文物世界》2000,(6):75-78
世间万物最了不起的是人。 人靠着聪明和智慧,在我们生存的星球上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千百年过去了。岁月之河流走了多少风云人物,冲淡了多少如烟往事,可这些人类的杰作却穿越着世纪的风雨,依然留存于天地之间,成为万古绝响,向今天和未来传递着永恒的神秘和遐相…… 在神圣的阿拉伯世界,我们将看到这样一幅令人惊奇、叹服的杰作——巴尔米位遗址。她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东230公里许,悠长的历史,浩大的规模,精美的建筑,宏伟的气势,吸引了无以数计的朝拜者。自然,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穿行于巴尔…  相似文献   
9.
人形柱陶楼定名与年代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中原文物》2001,(5):73-77
人形柱陶楼是极为奇特的汉代建筑明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造型特征、装饰艺术、使用功能等方面着手,对其定名、年代及墓主身份作了进一步探讨与推测.  相似文献   
10.
曾静 《神州》2013,(18):18-18,20
建筑的本质是一种由人创造的、凝聚了人所创造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的实体。这种实体不是一种自然的生成物,而是一种社会的产品;不是一种由自然恩赐的物质,而是一种由人的智慧创造的文化。由于中西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中西民族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因此,从中西柱式与斗栱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其社会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