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4年,蒋介石曾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东北之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复员整军会议上的演讲中说:"记得我在民国三年到东北去考察的时候……我在日本人的掩护招待之下,在东北的满洲里、哈尔滨、长春等地,住了三个月。"那么他当年为什么要到东北,在东北又做了些什么,于他的人生又有什么作用,以致让他在事过30年后还念念不忘呢?受命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终因力量悬殊以致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  相似文献   
2.
《青年杂志》创办之前,陈独秀已经亲身经历了清末革命党暗杀清朝权贵、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二次革命”、袁世凯滑向帝制自为……短短几年时间里,走马灯似的政治剧目让他越来越看不准未来的时局。那时,大家都觉得封建专制推翻了,民主共和了,中国有希望了。可是现实的发展总是与期待的理想格格不入。就像鲁迅在《小杂感》里调侃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相似文献   
3.
陆欣 《文史春秋》2014,(3):43-49
陆爱唐,原名陆饴筵,字锡藩,号爱唐。1867年10月10日生于清朝广西梧州府管辖下的容县龙胆村,清末期间的国子监生,广东军医学堂毕业的优才生。1907年陆爱唐在香港行医,经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冯自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又经冯自由介绍认识孙中山,曾跟随孙中山到南洋发动华侨捐款,并奉同盟会之命以军医为名,跟随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察视西沙十五岛,担任策反李准的重任,争取把李准从革命对象转向革命  相似文献   
4.
黄宗炎   《广西文史》2006,(4):1-8
黄绍兹与沈鸿英本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一个(指黄)是接受过近代军事教育的军官学校的毕业生,曾进过桂林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备军官学校(即陆军中学),最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而另一个(指沈)则是绿林大盗出身,靠着辛亥革命接受柳州革命党人招抚和在“二次革命”中出卖革命党人刘古香才得以当上军官并不断发迹的。然而,这两人却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其特殊之处在于:尽管两人也许素未谋面,平时也没有什么往来,但黄却是借着投靠沈的名义和借助沈的力量才得以崛起的,并与李宗仁一起最后消灭了沈的势力,统一了广西。因此,研究黄绍兹与沈鸿英的关系史,对于进一步研究旧桂系最后崩溃和灭亡、新桂系崛起和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晓敏 《安徽史学》2004,7(4):52-58,89
省议会联合会是在各省议会联合反对适用<谘议局章程>的斗争中产生的.二次革命前,省议会联合会激烈反对袁世凯政府独裁卖国行为;二次革命爆发后,又企图充当类似国会的角色,发挥国民党政治中枢的作用,但囿于事实和法理,该会既不能联合各省议会,又不能代表民意,作用有限,远不如清末的谘议局联合会.国民党在二次革命军事失败的同时,在政治、法律层面上也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蔡小军 《安徽钱币》2005,(2):21-22,19
谈到安徽省银行,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的安徽中华银行。然该行因“二次革命”失败而于民国三年(1914年)被迫停业。1920年,皖省当局又拨款设立安徽省银号于蚌埠,继而又因北伐战争而于1926年宣告结束。在之后的近十年内,安徽一直未设省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柏蔚亲统“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坐控津浦线,改任安徽军政府都督后,多次婉拒袁世凯的拉拢、收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宋教仁案发生后,他力主武装讨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并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却因革命党人意见分歧,步调不一,而错过了讨袁大好时机,终被袁世凯免职。二次革命爆发后,柏蔚先被黄兴委任为安徽讨袁军总司令,至蚌埠督师,旋又被任命为安徽都督,回安庆平息皖省政潮,辛勤奔走于苏、皖之间,亦未能挽回二次革命之败局。柏蔚对二次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对袁世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先未作必要的准备,临事因过于依赖领袖人物而未能当机立断,事发后又未能真正掌握军事指挥权,对二次革命的失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旺清  罗玉明 《安徽史学》2005,1(3):104-107
理论界在考察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时,往往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与其自身残存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国共合作的实际环境相联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要仔细阅读陈独秀的著述,不难发现,陈独秀在论述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时,是基于其社会历史进化观,这种社会历史进化观深受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才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提起刘文岛,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缺乏了解。在民国时期,刘文岛可是中国政坛上的知名人物。他是湖北广济人,清末便进入保定军校。他天赋过人,博闻强记,成绩优异,是公认的高才生。刘文岛曾投身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斗争,冒险犯难,出生人死。后又拜维新派思想家梁  相似文献   
10.
张宗昌,山东掖县人,无赖出身。辛亥革命时,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部当兵。1913年“二次革命”时,背叛革命投降冯国璋,被提升为旅长、师长。1921年又脱离直系,投奔张作霖。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充当急先锋,打败吴佩孚,大力收编直军,一直从天津打到上海,最后逼迫段祺瑞免掉亲信郑士琦山东督办的职务,1925年4月张宗昌当上了山东督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