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21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梁子  文军 《文博》2003,(6):44-51
为了昭示李唐雄视字内,横扫大漠,收复西域的千古英迹,也为了表达天可汗怀近附远、协和万邦的豪迈气概,阐扬先帝徽烈,太宗"乃令匠人琢石,写诸蕃君长贞观中擒伏归化者形状,而刻其官名.突厥颉利可汗……林邑王范头黎,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等十四人,列于陵司马北门内,九嵕山之阴,以旌武功.又刻石为常所乘破敌马六匹于阙下也."①这种在皇陵门内雕造臣服李唐的少数民族酋长首领真人像的作法,也为乾陵所沿袭.  相似文献   
2.
刘军民 《丝绸之路》2009,(6):120-127
乾陵是唐王朝(618-907)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28-683)与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24-705)的合葬陵,是陕西境内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乾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对其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并将其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姜传龙  刘向阳 《文博》2011,(2):78-83
标识系统最早应用于城市和公共空间领域。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起到了辅助游览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文化遗产包含巨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被各地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遗产旅游热。但是,由于文化遗产地尤其是人文景观和遗址类遗产旅游景区普遍缺乏成熟、系统的标识系统,导致参观者对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产生认知障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标识系统这一体系引入遗址旅游领域,通过丰富和完善标识系统增加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向阳  高小超 《文博》2011,(1):82-85
乾陵是唐代帝陵营筑的楷模和典范,是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帝王陵园。陵园内现存的百余件大型石刻、十余处建筑遗迹和已发掘的五座陪葬墓中出土的唐三彩、壁画及石椁线刻画等珍贵文物是研究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如何保护好这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遗存免遭破坏,正确构建其基本保护体系,合理利用这些文物古迹为当代社会教育和经济建设服务,是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和文物资源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乾陵的管理者对陵园保护范围内的石刻、建筑遗址及陪葬墓出土文物等采取的抑制人为破坏和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文物本体不受自然因素损害的保护方法及措施的不足与存在问题,旨在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沛 《文博》2000,(6):44-49
众所周知,在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皇后的合葬墓——乾陵陵园,有一通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的碑形石刻,因其初无一字,故称之为“无字碑”。据测量,此石刻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约98.8吨。相传系由“于阗国所进”。首雕八螭下垂,两侧线刻升龙,趺镌狮、马相斗,其形体之高大雄浑,雕刻之瑰丽精美,于唐代陵前置物中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6.
王力 《旅游》2000,(6):34-35
它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两个帝王合葬陵规模之宏大远过于埃及金字塔宇宙飞船上能看到它神秘的光环盗贼在它面前只能望陵兴叹沉寂于地下1300年当幽宫重启时世界第九大奇迹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黄河两岸逶迤起伏的渭北高原上,呈102°扇形分布着唐代十九位皇帝的十八座陵墓。唐十八陵如同尼罗河畔的埃及金字塔、京郊明十三陵一样,是人类历史文物的荟萃之地,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代表。其中,座落在唐十八陵最西端的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也是十八陵中唯一不曾被兵匪盗掘的陵墓。神秘莫测的“光…  相似文献   
7.
晓文  昌锋 《丝绸之路》2010,(21):76-76
乾陵大景区规划方案日前举办首次论证交流座谈会。会上,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组成员分别对乾陵大景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乾陵保护规划和大唐小镇、游客服务区详细规划设计草案进行了具体说明和讲解。  相似文献   
8.
张沛 《陕西史志》2001,(6):39-43
众所周知,在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皇后的合葬墓——乾陵陵园,有一通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的碑形石刻,因其初无一字,故称之为“无字碑”。据测量,此石刻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约98.8吨。相传系由“于阗国所进”。首雕八螭下垂,两侧线刻升龙,趺镌狮、马相斗,其形体之高大雄浑,雕刻之瑰丽精美,于唐代陵前置物中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9.
于红  穆林 《旅游》2007,(5):14-14
去西安,我只是很想去乾陵,去看看媚娘,不知道究竟是喜欢冯宝宝塑造的她还是那个历史的她. 从乾陵博物馆攀上数百级台阶,终于上到了陵前。前面是东西相对称的两个高高的八棱柱形的华表,华表前面是两个高大的石雕翼马。越往前走,古朴的历史风韵越来越浓,看着石道两旁庄严肃穆的翁仲,我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在长安城雄伟华美的朝堂上,正襟危坐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她正在向朝拜的大臣们发号施令……  相似文献   
10.
樊英峰 《文博》2012,(1):50-56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陵墓,建于公元684年。不但是唐代一座重要的陵寝,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它的研究多注重陵园结构、石刻制度以及相关礼仪等方面,而于陵寝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依据大量史料并结合考古、调查资料从诸多方面初步探讨了唐代对乾陵所采取的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