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乡村文旅产业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前,文旅融合赋能江西乡村振兴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设施保障不强、产业驱动不大、利益共享不足等现实障碍,建议围绕强化政策集成、加强数智支持、提升产业支撑、促进模式创新、深化利益联结等方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江西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班固的思想和汉代赋作状况从新思考"赋者古诗之流"的内涵和价值。本文认为,班固"赋者古诗之流"意在阐发赋体讽谕观,并非一个立足于汉赋现实的文体源流判断,只是经史学家对赋体文章提出的理想的政治要求。汉赋之"赋"源于《诗经》"六义"之"赋",以敷布铺陈为基本手法,普遍呈现出靡丽的文体特征。在经学背景下,汉人赋论执着于理想的"讽谕"而批判现实的"靡丽"。由于讽谕的创作手法与文学性文体有密切关联,使得以讽谕为依据的《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文体归类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甫对以赋为诗的运用,从题材上来说,主要表现为战争诗、纪行诗和咏物诗的大量创作;在体裁上表现为以长篇古诗和排律的创作;在技巧上则体现为辞藻的丰富与典故的铺陈。以赋为诗,使杜诗的表现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项羽自刎于乌江,笔者认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本文从《史记》涉及项羽之死的所有叙述,以及项羽败退的路线来论证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死于乌江这个误解是从《史记正义》开始的,但还只是说项羽败退到乌江,并没有说他自刎。到元代金仁杰把项羽之死戏剧化了,于是纔有了项羽乌江自刎之说,一直以讹传讹到现在。本文从调查入手,又分析了古籍的讹误,作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晚唐诗人杜牧《阿房宫赋》的推波助澜下,有关阿房宫的一切已经被烙印到民族文化的记忆中。西汉立国不久,阿房宫建筑已经蜕变成内涵丰富的一个文化概念,人们完全相信这样的事实,即一座宏伟壮观的宫殿建筑群,见证了帝  相似文献   
7.
潜艇     
小时候,应我的请求,父母会带我去长江边看潜艇。潜艇是沿着江水,成群结队来到我们这座城市的。听说它们中的一些也来自长江的支流——乌江、嘉陵江、汉水、湘江等等。  相似文献   
8.
息烽县鹿窝乡新民村村民冯仕强到浙江打工多年,还从未回过家。元旦前夕,他心情激动地给乡党委书记梁正坤打来电话,表示要在今年春节前赶回来参加家乡的建设。类似的电话,梁正坤已接了数十个。外出打工多年的农民为何要纷纷返回故土投身家乡的建设?原因是,息烽县正积极招商引资,要在当年红军南渡乌江的渡口上,大力打造红色旅游带。鹿窝乡就在这一红色旅游带上。  相似文献   
9.
高敏 《史学月刊》2006,(2):24-27
由于现存文献缺乏关于孙吴时期实行了秦汉以来长期实行的口钱、算赋制度的明确记载,以致史学界大都认为孙吴政权也同曹魏政权一样实行户调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口钱、算赋制度。这种看法未必准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所载确证,孙权统治时期的东吴仍在实行汉代以来的口钱、算赋制度。孙吴时期的口钱、算赋征收制度,也是口钱与算赋同时存在和按大小口分别征收,也是算赋为每个成年人每年的征收量为“一算”,这些都是同秦汉时期相同的。孙吴的“更赋”的征收也有与汉制相同的情况。孙吴时期的口钱、算赋制度有某些较汉制的不同之处,由以现金缴纳变成了以实物缴纳的变化,这说明口算赋制度之转变成户调制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乾隆《御制盛京赋》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本就《御制盛京赋》的创作背景及内容作以简介,主要阐述它的版本源流情况,相关的名人和史实也穿插期间.试图理清《御制盛京赋》版本的传承脉络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