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台湾客家化是台湾化当中的一支,与台湾闽南化均是从中国大陆的原乡传衍而成,也是汉族早期在台湾移垦开发的主体。多数的台湾客家人为了慎终追远不忘本源,以姓氏堂号作为先祖源流的表征,这些不同的堂号在台湾各地客家聚落的家宅门楣上均可以看到,再不然在各家祭祀的祖先牌位与墓碑上亦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显现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化传承,早已牢牢地与生活密切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义民是台湾客家的核心信仰,其中又以新竹县新埔镇的枋寮义民庙影响力最大。本重新思考台湾汉学人类学的重要理论“祭祀圈”,以十五大庄的形成史及其传播为素材,说明这一信仰过程中所包含的族群与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义民旌表:明代荒政中的奖劝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一个多灾荒的历史时期,在赈济救灾方面,明朝政府发展了前朝劝分赈灾的措施,把旌表制度运用到灾荒赈济中去,这就是义民旌表义民旌表主要是用道德表扬的形式来奖劝、酬答富民的仗义疏财。义民旌表在充实仓廪、灾荒赈济、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明后期“保富论”的兴起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忠节是我国古代官员一种重要的品质,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辽虽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建立政权以后,随着官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对官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受中原儒家忠孝观念的影响,忠节观成为考察一个官员的重要标准。本文考察了忠贞观在辽代的具体体现,即辽代因忠贞不事二主而受到君主旌奖、因直言进谏而受到统治者重用、因出使他国极力维护本国尊严、不辱使命而载入史册这三种情况,表明忠节观在辽代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节妇旌表制度演变到清代,规模空前,也出现了总坊、匾额和牌坊形制的变化。节妇旌表用于通过引导民意,为国家权力在民间的渗透铺平道路,对社会和婚姻结构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竹寺与庙     
台吕 《福建旅游》2004,(8):23-23
新竹市城隍庙位于北门街与东门街的路口,建于1749年(清乾隆十三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殿宇雄伟,雕刻精细,有光绪皇帝特赠的“金门保障”匾额一方,庙仙供奉晋封威灵公都城隍,是全省各城隍庙中神位最高者,各地来此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关于客家人北台湾的开发,以及梅县与北台湾民间信仰的研究,学界已发表相当多的成果,本文是作者在参考学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田野考察与地方文献资料所作出的初步分析,意在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承,祈望学界多多教正。内容包括:客家人与北台湾的开发、北台湾的客家民间信仰特点、粤东梅州客家民间信仰特点、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