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吸收传统义利观和西方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思想,提出了"乐利主义"的主张,认为个人利益的满足是社会公利实现的基础。梁启超提倡公德,要求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要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利。  相似文献   
2.
张华 《丝绸之路》2010,(6):37-38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性善论”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德主刑辅”、“为国以礼”的特色;“民本”思想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因“宽仁慎刑”、“重惜民命”而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贱商”思想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私法领域呈现出明显的重义轻利的公法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百家围绕利益获取方式和所要构建的理想社会对"义利"进行了不同的论述,后世对义利观的辨析与争论对古代道德和价值观取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角度解读先秦义利观,有利于正确理解先秦义利观的产生与发展,也有利于正确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敖莹霖 《黑龙江史志》2013,(17):274+276
作为儒家德育文化的发源地,与国外相较,我国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并没有将儒家优秀德育思想渗入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教材来传承这一文化。特别是《经济生活》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版块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无道德的"经济人"。本文以高一《经济生活》为例,论述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要素,并同儒家德育思想"义"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致力于培养有道德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5.
李贽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入仕为官时期,经济思想开始萌芽,形成了"治生、产之事"、"任其自然,务以德化"等经济管理思想,并在姚安任上付诸实践;第二阶段是其著书讲学时期,经济思想逐渐系统化,李贽以"童心说"为出发点,提出"崇私论"和新型"义利观",主张"重商富民",鼓励百姓靠生产经营致富,为新兴市民和商人利益疾呼。  相似文献   
6.
秦铁柱 《丝绸之路》2012,(24):32-34
民族关系的和睦是国家稳定、民族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汉人的义利观总体上包括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两种。从两汉历史来看,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它对两汉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汉代人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思想。当今,我们要对汉人的义利观及其在民族关系领域中的实践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对社会正确义利观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义利问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义利问题的探析也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义利观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和修正,而且更突显了利要符合义,以义求利,联系当今社会,他的义利思想仍对我们有着指导教育作用。我们有必要对朱熹的义利思想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仁义和忠信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要义,却在造就华夏民族理想高尚人格与传统美德的同时,成为中国儒商经济伦理的基础理论,促进了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儒商经济伦理以“见利思义”为核心,以“诚信”为重要表征。古今儒商在商业经营中实践儒学倡导的“据义求利”、“诚信待客”、“以德服人”、“知人善任”、“和亲一致”等道德观念,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9.
陈亮 《神州》2013,(36):9-9
孔子是第一个对"义"与"利"及两者关系进行较详细论述并建立起明确义利观的哲学家。义利思想是孔子经济思想的核心部分。本文试图从《论语》中"义"、"利"的涵义、基本伦理思想、伦理学评价及意义三个方面正确认识孔子的"义利"观,为物质利益与思想道德严重偏差的社会寻找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倩 《黑龙江史志》2008,(20):19-20
墨家的义利观在先秦时期独具特色,并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后期墨家扬弃了墨子义利观中的宗教意味,将其引向利他主义,并对墨子"志功合一"的伦理思想进行了阐发。考察墨家义利观的发展轨迹,也可以为我们研究墨学衰落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