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嗣珈 《纵横》2010,(9):20-22
抗战前夕,时任私立北平中国大学代理校长的父亲何其巩曾应蒋介石之邀赴杭州会晤蒋介石。父亲谢绝了留在南京做官的邀请,决定留在北平继续办学。抗战爆发后,杨秀峰向父亲转达了中共中央的意见,建议中国大学在北平继续办下去,希望父亲留在沦陷区为人民做些工作。父亲临危受命,承担了坚持地下斗争的重担,并当即请杨秀峰向中共中央表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竺可桢算不上一位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他的知名度比不上蔡元培、胡适、蒋梦麟,但人微未必言轻,当我们再次翻开民国大学史册,拂去厚厚的尘埃,却惊诧地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余温犹在,不失为医治当今中国大学各种顽疾的一剂"猛药"。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11,(3):42-43
北京中国大学开放女禁,有江西女生万朴者,考入该校法科肆业,迄今已半载有余,成绩颇佳。近服务该校学生会平民夜校,尤为热心。  相似文献   
4.
谢泳 《江淮文史》2012,(4):31-41
克罗齐讲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很容易理解,研究历史都有当下的情怀。我们在70多年以后纪念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大学,我想所有人的感觉还是立足于当代。因为观察过去的大学,我们实际上有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就是今天中国大学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常河 《江淮文史》2013,(3):133-138
(一)提及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不提及北京大学;提及北京大学,不能不提及中国大学校长"第一人"蔡元培。蔡元培以其人格魅力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可与世界一流国家相媲美。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后来的北大。  相似文献   
6.
《北京文史》2005,(1):F002-F002
李滨声,字浴非,号梨园客。1925年生,原籍辽宁本溪,久居北京。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原《北京日报》高级编辑,现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先后任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和七、八届委员会常委。  相似文献   
7.
何嗣珈 《纵横》2008,(6):28-30
提起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黄诚,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是"一二·九"运动中的著名学生领袖之一。可黄诚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先父何其巩(原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时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校长)营救出狱的事,却鲜为人知,现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做如下叙述。  相似文献   
8.
魏泉 《民俗研究》2012,(2):126-135
基于近十年来收集的中国大学校园流传的都市传说个案,作者试图对此类传说做一总体的描述和分析。基于真实性程度,本文将众多个案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确有其人其事的传说,有其事无其人的传说和凭空编造的鬼故事。与布鲁范德考察的美国同类情况相比,这些传说勾勒了每况愈下的校风和学风。校园传说是大学生活草根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透视社会风气变迁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9.
李娜 《神州》2012,(17):19-19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由于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不同,大学校园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差异,以帮助中美两国大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和英国大学都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如果大学能通过科技产业化而自给自足,便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我们讲‘知识经济’,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