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悦 《民俗研究》2023,(1):130-136
《文心雕龙·祝盟》篇有出自《仪礼·士虞礼》的“夙兴夜处”一语。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不仅关乎对祭祝之辞的解读,更关乎对古代丧葬礼俗的认识,因而值得深究。“夙兴夜处”与常用成语“夙兴夜寐”仅一字之差,几乎所有注本皆以二者等同,将其释为“早起晚睡,言勤劳也”,《汉语大词典》及各种辞书亦如此解释,实则是错误的。“夙兴夜处”特别用于丧葬之礼,指的是侵早起身而夜间独坐,意谓日夜不得安宁,颇为形象地描绘了古代丧葬之礼中特定的庄重、肃穆气氛以及主丧者的凛然恭敬之心、巨大悲痛之情和身心疲惫之态。这与表示早起晚睡的普通成语“夙兴夜寐”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于博 《北方文物》2018,(2):91-95
真容偶像是辽代墓葬中颇为常见的一种葬俗,特别盛行于辽代晚期的汉人墓葬中。从真容偶像的分布情况和图像特征入手,并将其置于辽代的末法思潮之下,进而与辽宋时期的舍利瘗埋制度相关联,并结合契丹民族独特的丧葬观念,试图进一步揭示佛教对辽代丧葬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以楚文化为核心的区域相继出土了一批材质相同、形制相近的镇墓兽,成为我国后世镇墓明器的重要源流。文章以考古发掘所见楚墓镇墓兽为研究对象,对其材质、形制以及使用规制等进行研究,指出至迟在春秋末,楚文化中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镇墓明器使用制度,镇墓兽经历了由兽面兽身向人面兽身的演变过程,对后世丧葬文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丧葬初观     
人类几千年来实行的丧葬形式多种多样,从中都牵系着念祖怀亲的情怀。丧葬文化也应移风易俗,受入土为安观念支配的土葬这种丧葬方式已不适合我国国情。我们应以扬弃的精神去对待构成我们生活的这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芦雪 《黑龙江史志》2015,(1):149-150
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丧葬礼俗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崇尚厚葬、以礼教孝的精神一脉相承,其中也存在诸多弊端。民国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改革丧礼陋习,以实现中国社会丧葬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化。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丧葬礼俗的演变速度迟缓,这些举措并未到达预期的目的。但政府的各项措施为进一步的丧葬礼俗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公元前3千纪后期至2千纪之初的龙山时代,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存在三个丧葬传统,即富贵并重的海岱传统、重富轻贵的江汉传统和重贵轻富的中原传统。这三个传统的涵盖地域,恰好与所谓中国上古"三民族"或传说时代部族"三集团"的分布地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略论明代的金质瘗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冥钱,又称冥币,是指死人在阴间使用的货币。冥钱的概念很宽泛,它既包括纸钱,又包括丧葬文化中常见的随葬钱币。而随葬钱币又可称瘗钱。瘗钱在我国起源很早,早期多为流通货币作瘗钱,以后一段时间又有用流通货币的仿制品作瘗钱的现象。而纸钱出现较晚,《唐书·王屿传》中有“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的记载。唐代以后,金质瘗钱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8.
李彩萍 《民俗研究》2007,(4):198-207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丧葬礼俗是人生礼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孝文化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元素。无论是达官贵人和还是贫民百姓对于死后的安排都十分看重,各种礼俗繁文缛节,甚至把死看的比生还重。《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为大事,惟送死足以为大事。"丧葬礼俗反映着不同民族、地区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和家族、家庭事项。  相似文献   
9.
王童 《丝绸之路》2022,(2):32-37
我国的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非常严格的用玉制度。而丧葬玉作为其中的一支,其分类较多,本文重点谈丧葬玉中的玉覆面。玉覆面也称为“玉幎目”“缀玉覆面”“玉掩面”,到后来逐渐发展成“玉面具”“玉头套”,是贵族才能使用的。本文通过对玉覆面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出土情况的整理研究来了解玉覆面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分期。  相似文献   
10.
唐锦琼 《考古》2015,(4):88-95
殷墟的高等级墓葬多是通过随葬的铜礼器来彰显其身份和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铜器墓中或多或少还随葬有一定数量的陶器,以往学者似乎并未对随葬的陶器加以关注,只是一并将它们归人随葬品叙述了事,并未对这些陶器在随葬品组合中起到的作用做过多讨论[1]。本文拟通过对殷墟铜器墓中陶器使用情况、陶器与铜礼器的配合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