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关于周代礼制中涉及丧制程序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学者们针对相关文献记载争论不休,但大多停留在文字诠释阶段,说法不一。本文以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的实际状况为例,尤其是尸体包裹情况的剖析,就马王堆墓主人的丧礼程序与大小敛时的敛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总体来看,汉初的丧葬礼仪程序与周礼基本一致,只是具体处理细节上存在不同;小敛的衣物包裹在尸体之上,大敛之服则随其他明器一起陪葬,但大敛之服不在遣策中记录,不属于陪葬的明器范畴。  相似文献   
2.
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霍达讲述了一个回族穆斯林家族60年间的衰落、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以及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者描绘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人物主要集中在梁、韩两家,梁君璧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相似文献   
3.
《庄子》文本里隐匿着"庄子"的"意思",读者在创造着《庄子》文本的"意义",而很多时候读者所创造出来的"意义"并不符合"庄子"最初的"意思"。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庄子》文本的全面解读,确定其"意思类型"。《庄子》的"意思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对于宇宙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道";二是对于社会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无为";三是对于个人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吾丧我"。由此确定其今后的解读是否符合"庄子的意思范畴"。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家族丧歌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歌是土家族长期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了解土家族心理、探讨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对湘西土家族丧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文化解读,揭示湘西土家族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谭赛花 《史学集刊》2008,54(2):115-121
近代早期英国经历了曲折的宗教改革,大部分伦敦居民的死亡观念和葬礼实践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灵魂得救上,他们接受了"因信称义",摈弃了炼狱观念.在墓地的选择上,由于宗教改革缩小了教区墓地的面积,中间阶层与精英阶层争夺教区内最神圣的墓地--教堂,普通市民不得不葬入郊外新建的墓地.在葬礼仪式上,减少了许多天主教性质的仪式,世俗机构纹章院对葬礼的控制进一步加剧了葬礼仪式的世俗化.归根结底,新教的"入世禁欲"观念极大地推动了葬礼的变迁,同时,节俭、谋利的资本主义精神贯穿葬礼变迁之始终.  相似文献   
6.
胡中生 《安徽史学》2016,(4):120-126
从民间文献中可以窥探清代徽州地区女性葬礼过程。葬礼中普遍存在着宗教信仰和堪舆风水观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葬礼中礼俗交融极深,违礼越制成为一种常态性现象,礼法不断被突破而向俗尚靠拢,体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历来学者对于<尚书·西伯戡黎> "殷之即丧,指乃功"一句的理解争论很大.经认真分析我们发现以往学者的理解都是欠妥当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甲骨、金文、竹简材料来看,<西伯戡黎>里的"丧"应当理解为"丧失"; "指"应当理解为"用手指之"."殷之即丧,指乃功"的正确理解当是:殷就要丧失天命了,指指你(作过)的事(就会知道).  相似文献   
8.
李家炽,离休前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曾负责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的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他向我讲述了两桩有关宋庆龄鲜为人知的事情。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所载<郑子家丧>中部分文句的释读做些补充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为"就"训作"造访"、乙本"及"是"没"之讹等说法提供文献佐证;读"命"为"盟"、训"丁"为"当"等,希望对完善<郑子家丧>篇的文本解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冯时 《考古》2012,(2):76-83,109
《郑子家丧》与《铎氏微》竹书《郑子家丧》是一篇战国时期的《春秋》学佚籍。全篇记述楚、晋邲之战的原因与经过,弘扬了楚庄王的霸业。其文本脱胎于《左传》,应属楚威王傅铎椒所作之《铎氏微》。此书见载于《汉书·艺文志》,久已失传,今复重见,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文中对竹书内容进行考释,并就其文本属于《铎氏微》提出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