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尹达先生的治学道路有着极其鲜明的特色,就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这一道路的形成,深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位是郭沫若,一位是梁思永。尹达先生的重要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以《新石器时代》、《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史学发展史》三本著作为代表。重视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是尹达先生在“从考古到史学研究”学术道路中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治学特点,也是尹达先生能够沟通考古与史学研究,将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有清一代,尤其清代中叶,汉学发展如日中天,江藩作为干嘉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亲授业于干嘉诸儒,并与其中代表人物有相当之往来,其所撰写的《国朝汉学师承记》,有针对性地对清代学术(汉学)作了第一次系统的梳理,影响深远。本文不就具体的"门户之争"、学术史写法等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发表看法,只就读书所得,就《汉学师承记》所体现的治学精神、师友之道与对当今学者为学与为人的启发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以获得一种对该书乃至清代学术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4.
正胡适是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著名思想家、学问家,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界、文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思想观点的意义缺乏了解。为帮助一般读者了解胡适,我们编选了这个书系。包括:《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  相似文献   
5.
卫惠林,名安仁,字惠林,后以字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月十八日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内化源里尚朴巷书香世家的卫氏故居。卫惠林自幼聪颖好学,更有父兄口传心授,得益颇深。宣统三年父亲去世时卫惠林年仅11岁,却已能下笔成文,千言立就。1913年,惠林毕业于阳城县第一高等小学;1917年,毕业于晋城获  相似文献   
6.
从在“牢监大学”自学成才到20世纪30年代主编《中国农村》,从在新四军和苏北抗大讲授政治经济学到主持山东解放区的战时财经工作,从建国前夕在西柏坡协助周恩来处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经济工作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深入探索,薛暮桥以其睿智的头脑、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论  相似文献   
7.
送别老宋     
直到最近我收到《炎黄春秋》第六期,突然发现特邀编委名单中“宋文茂”三个字加了黑框,才知道老宋已经去世了。  相似文献   
8.
志书是严谨的科学的资料著述,搜集资料是续志工作的重要一步,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为编修续志打好基础。所以编纂人员应该从志书需要出发,采集完整、系统、翔实的资料。同时,还须以精品意识来要求,注意把握资料搜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宋代兴化(今莆田),有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叫郑樵。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几十年如一日,在家乡读书、教书和著书,走上一条自学成才的成功之路。他的代表作《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通考》合称“三通”,为古代知识分子必读之书,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的说法。其中  相似文献   
10.
近代名学团体“南社”在民国时期的方志建设上也颇多建树:从积极鼓吹到全身心投入,到现代方志编纂上的开拓、创新,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