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刚 《东南文化》2008,(2):39-42
东宫的基本架构是以皇储为核心建立的一套职官制度。作为储君的僚属,他们的人选来源也极一时之选。此外,为太子选择有才干的人作为宾友;给东宫配备相当数量的军队;重视东宫教育;在对东宫实行经济保障也是加强储君地位的重要方面。两晋还存在着皇太弟现象,但两晋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两晋东宫的设置是为了加强皇储地位,而在两晋皇权不甚强大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这种制度与设立的初衷相悖,这也是当时政治环境变化的真实反应。  相似文献   
2.
刘晓东  年旭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3):129-139,162,163
洪武朝外廷政治的演变,与"国本"问题有着莫大关联。东宫官属的嬗替,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洪武朝诸大案依次衍生的内在逻辑性。初期东宫官属的设立与勋臣兼职,虽有效平衡了政局,却造成了浙东派势盛的隐患,这也成为朱元璋首先从浙东派入手清除外廷政治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洪武十年,东宫官属的调整与太子的正式预政,揭开了朱元璋谋划已久的"废相收权"斗争的序幕。洪武二十三年前后,从"詹事院"到"詹事府"的转化,则是朱元璋针对太子死后新的政治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稳定"国本"的重要举措,并与蓝玉党案相表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东宫官属体制。  相似文献   
3.
量雕刻头下尾上的龙形象是青州龙兴寺造像的一大显著特征。对于这种龙的名称,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考证知,此龙应称“倒龙”。倒龙造型来源于星空东宫龙宿;流行原因与古代青州地区的青龙崇拜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史月刊》2013,(10):73-73
据何休注《公羊传》说:"西宫者,小寝内室,楚女所居也。"后称妃嫔居住的地方为西宫。东宫则是太子所居之宫,也用以指太子。 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东宫娘娘"、"西宫娘娘"的称谓。尽管戏剧或小说中常有这样的称呼,但那毕竟不合史实。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东太后、西太后的叫法。  相似文献   
5.
庞骏 《史学月刊》2003,(6):27-33
刘宋的东宫武官在南北朝军事逞胜的外环境和刘宋皇权不断加强的总趋势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刘宋四帝对于东宫武官制度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政策。宋武帝恢复晋末罢废的太子二率,增设太子三校、三将等职官;文帝时二率、三校成为东宫主要武官职;孝武帝大力罢省东宫武官,削抑东宫势力;明帝则再度恢复东宫三校,并新增东宫直阁等武职。总而言之,宋之东宫武职呈现出明显的强弱跌宕、阶段性变化,这既是刘宋诸任皇帝权力强弱异势的现实表现,也是刘宋皇权重振之路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6.
唐玄宗天宝时期东宫诸曹司主官判知本曹司事务的行政职能逐渐消失 ,依然设置的东宫职员中 ,又有相当一部分成为闲职 ,有些则成为担任地方官或使职差遣 (如藩镇军将、翰林学士等 )的加官 ,东宫官的叙职已经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其品阶秩次也显露出某种劣势 ,甚至有些东宫机构被裁撤或者阙置等。本文主要通过考述东宫职员的设置和职掌的巨大变化 ,引论出天宝时期东宫体制的变化 ,并把这一变化归纳为“东宫体制非实体化”。本文认为 ,唐玄宗时期形成的东宫非实体体制 ,既是政治体制调整变化的一部分 ,也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调整变化的结果之一 ,这一体制不仅对太子政治地位与政治前途造成了直接影响 ,而且对天宝以降乃至唐朝后期皇权政治的运作尤其是皇位继承均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宫制度是国家政治内容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封建王朝皇帝的继承问题是产生东宫制度的由来。在唐朝时期,东宫制度比前朝更加完备,但是,却由此产生了唐朝时期宫廷争斗不断,皇位继承往往不能顺利。太子监国,也是从唐朝开始实施,并得到以后历代王朝的沿用。唐朝的东宫组织也是比较完善的。本文从东宫制度入手,从东宫组织的完善性、皇位继承的复杂性和太子监国的制度的初设三个主要方面简要分析唐朝的政治生态结构。  相似文献   
8.
苏辉 《南方文物》2012,(2):151-156,118
本文通过对二年主父戈、王何立事戈、廿年丞藺相如戈和廿九年相邦趙豹戈等多件赵惠文王时代的标准兵器进行讨论,认为在赵国兵器刻铭的演变过程中,由早期形式多样的辞铭发展到后期严密规整的三级辞铭格式,惠文王在位时期是这一变化的关键阶段,奠定了孝成王及以后赵国兵器刻铭的一般形式。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国家结构和社会组织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崇尚武力和战争拓疆在当时是新的现象。而赵、秦等国家,都出现了新的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了以制造武器为主的国家工业体系,这一体系上及国王下及奴隶,是认识当时社会性质和变迁的重要内容。本文虽讨论的是具体事物,但以小见大,可窥战国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