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子》中的《夜行》篇主要讲述了道家的某些思想。所谓“夜行”即《管子》的《形势》篇中所言的“心行” ,具体而言 ,就是于内心行道 ,不待见于具体行事 ,已能达到招远亲近而有天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安鼓楼油饰彩画主要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油饰彩画进行科学保护,对具有代表性的西安鼓楼油饰彩画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病害有失光、褪变色、粉化、龟裂、起甲、脱落、烟熏、降尘等。结合实验室模拟实验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导致病变的内因是木基层含水率及地仗制作工艺;外界环境因素为紫外线、温湿度、大气降尘、油烟熏及降雨等。分析结果可为彩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南焦作市府城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府城遗址位于焦作市西南府城村西北部的台地之上,距市中心约10公里,北距太行山约15公里,南距沁河约20公里。遗址北部自西向东有一条小河流过,南部被严重破坏,仅剩北中部。遗址平面呈方形,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310米,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1992年,焦作市...  相似文献   
4.
古建油饰彩画的制作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中国特有的古建油饰彩画制作技术加深了解,促进古建油饰彩画传统工艺科学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等仪器对采自蒙古博格达汗宫博物馆、北京颐和园、甘肃嘉峪关、山西太符观等古代建筑的油饰彩画样品的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的样品分别采用了一麻五灰、一布四灰、单披灰等多种工艺制作地仗;麻纤维广泛应用于样品纤维层中,仅样品YHY-22使用了棉布;颐和园和博格达汉宫博物馆的样品以砖灰作为地仗无机填料,嘉峪关样品使用了白土粉,而山西古建样品则可能使用当地的土壤。可以得出结论:几个地区古建油饰彩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术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铜鼓文化”是构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我们基本上都能发现铜鼓的踪迹。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之间频繁的往来,使得贵州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明清之后大量的汉族移民的涌入,丰富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内涵。“铜鼓”作为贵州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客观上成为汉文化、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与其相毗邻的滇文化中的异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 ,不仅是城市规划的理论 ,还是关于社会改革的学说。它针对 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弊病而提出 ,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以及多种社会改革学说的渊源。田园城市理论虽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 ,但至今仍对城市和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和芝麻两种,花生明中期传入中国,清代在河南广泛种植。芝麻汉代从西域传入,明清时期在河南广为分布。这两者今日在河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中仍占重要地位。染料作物中蓝草和红花均为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从明至清,种植之风方兴未艾。两者在清末均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而中落,此后再也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嗜食作物中的罂粟,清咸丰年间开始在河南省广泛栽种,后因国人的抗议,在民国年间禁种。烟草和茶叶的种植不惟明清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且一直持续发展,为今日河南省以许昌为中心的烤烟基地和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文物保护材料PU(一种MDI型聚氨酯)的耐光老化性能,采用紫外线吸收剂UV531、UV328和UVP对其进行改性。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反射光谱、光老化失重等手段表征改性材料的耐光老化性能。通过对表征结果的比较,得出了UV531改性MDI型聚氨酯比未改性MDI型聚氨酯及其它二种改性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耐光老化能力,其对彩绘漆器文物样品也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边缘性、双声性、消解性三方面对王朔、何顿小说的狂欢化叙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二者在叙事狂欢化倾向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但因其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之中,会产生釉面蜕变、开裂、脱落和胎体酥粉等多种病变。为了对琉璃构件的全面保护,对洛阳山陕会馆古建群琉璃构件进行了整体调查,发现部分构件釉面产生了一层亮绿色粉状物质,与青铜器粉状锈颜色非常相似,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病变现象。为此,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这种病变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琉璃“粉状锈”的主要成分为PbSO4。它是大气中SO2与水分和琉璃釉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变的形成过程为:釉面弱酸水膜的形成,釉中铅离子的溶出和铅的硫酸盐形成三大步骤。研究结果可为琉璃构件的进一步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