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Palace lanterns were important and highly visible decorations in the imperial palace in Beijing, Chin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36–1912). Most lanterns had colourful tassels made of fibres. The study performed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terials and dyes used for palace lantern tassels preserved in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Eigh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lours, including yellow, green and red, from five palace lanterns were analysed. By using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dyes were identified quickly, and thus the dyes' origins were explored. A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assisted in the detection of whether a mordant was used during the dyeing process. As a result, the tassels were all made of silk, discovered through the use of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and micr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analysis. Different dyeing techniques were found in these tassels: yellow tassels were dyed by cork tree or turmeric by a direct dyeing method; greens were dyed by pagoda bud with an iron mordant, or by the combination of cork tree and indigo using multi-dyeing method; and red tassels were coloured with different acid red industrial dy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data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textile tasse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other hanging tags.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dvance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study of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clothing industry in Wenzhou Municipality, a regional driver of the Chinese economy. Wenzhou is known for the Wenzhou model of development traditionally centred on family‐owned small businesses embedded in local institutions. The cloth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 leading industries in Wenzhou, and a cluster with national significance has emerged, where most of the production components can be purchased locally. However, the industry has been scaled up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with the expansion of sales networks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across Chin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abroad. This restructuring has changed the endogenous na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districts. The restructuring challenges the orthodox notion of the Wenzhou model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the orthodox notion of Marshal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at overly emphasizes small firms and local assets, a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perspective that highlights coupling with global lead firm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3.
霍巍 《考古学报》2021,(4):463-474
目 次 一 救亡图存与重建古史:早期中国考古学的历史选择 二 从考古学文化到区系类型:中国考古学的探索与发展 三 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考古学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历史、认识中华文明丰富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1].考古学在中国是近代化的产物,从它自西方传入中国、并且植根于中华大地这片沃土伊始,一方面在学术目标、理论建设和田野实践等环节就不断形成自身的历史传统,不再是西方考古学的翻版,而是努力朝着建设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考古学体系迈进;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时代,中国考古学者也承担起不同的历史使命,不断续写新篇,继往开来,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独特贡献.回顾百年中国考古学史,每当时代发展的重大转折关头,中国考古学都在顺应历史变革、引领社会思潮、坚定文化自信上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移动性是21世纪人文地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议题,它体现了空间科学的社会学转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命题,其中心性突出体现在它与其他传统和新兴的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的交叉。本文以表格为工具梳理了地理移动性的研究理路,发现移动地理与其他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共同聚焦的核心是:时间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的“时空行为”问题,政治地理、社会地理的“权力”“平等”“权利”问题,身体地理的“具身实践”“感官体验”问题,情感地理的“地方依恋”“身份认同”问题,想象地理的“地方感”问题,道德地理的“空间道德感”问题。本文识别这些关键问题为移动地理的“核心要素”,搭建移动地理的框架和体系,指出探查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不同时空移动类型的转化机理是未来移动性的研究方向。根据移动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强度,构建了包括日常移动、旅游和旅行移动到永久性移动在内的地理学移动性连续轴类型,并探索了移动地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兵马俑残片的三维点云数据,结合Geomagic Studio和Hypermesh建立高精度的兵马俑足踝残片三维实体网格模型。通过基于ABAQUS的重力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足踝部分的Von Mises应力和变形特征,以确定足踝处的受力薄弱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模型各残片的最佳点云简化比例,采用点云简化模型进行相同工况的有限元分析,以验证点云简化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可保持安全稳定的状态,相对薄弱部位位于左腿足踝处;对于大部分残片,其最佳简化比例在60%~70%,简化后可有效缩短模型实体化处理时间;采用简化模型得到的有限元结果,其最大Mises应力相比于原始模型的误差小于15%,且应力云图和变形图形状接近,模型简化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迄今已有2 700多年历史的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节日、喜庆、兵事、婚丧、祭祀、礼乐等场合使用的一种重器。为了对锈蚀状况做出科学的现状评估,为器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对玉林市博物馆馆藏7件铜鼓综合运用了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S)和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仪(ESEM-EDAX)等仪器进行了金相组织和合金成分分析以及锈蚀产物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7件器物皆为泥范铸造成型,未见热、冷加工处理现象。7件铜鼓皆为铅锡青铜合金,总体呈低锡高铅的特点。组织形态呈典型α固溶体树枝晶偏析,锡含量处于6.0%~12.2%,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等含量水平(5%≤Sn15%);铅含量处于14.4%~28.2%,铅含量普遍较高且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高铅(10%≤Pb15%)和高铅含量(Pb≥15%)水平,合金中高铅含量配比应为工匠有意合金配比选择;铜鼓的腐蚀类型为α固溶体富铜相优先腐蚀,保存环境主要是富氧、少氯,铜鼓表面锈蚀产物主要为绿色孔雀石和蓝色蓝铜矿以及氧化物,有少量白色白铅矿。在保护修复工作中对于这些无害锈可保留,不予处理,并注重防氧。对于铜鼓表面夹杂泥土,需进行清洗去除。研究结果可为器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汉代漆器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制备并分析一系列模拟漆膜样品。建立了有助于鉴定汉代漆器成分的剖析方法。经裂解气相色谱、差热分析、色谱一红外联用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出土的汉代漆器残片样品的综合分析,证实在西汉漆器制造中已使用桐油或其它的添加剂,并依据剖析的结果,对某些汉代漆器的原材料差异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具有数据采集方便灵活、硬件成本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选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对张家界市博物馆明代铜佛像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描述佛像立面与空心底部的影像采集,再应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的过程;从控制点的三维坐标与误差数值、模型成像与影像图的误差分析,得出佛像三维模型的精度误差微小的结论,证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模型成像清晰的特点。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比较,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成本费用低、工作流程高效简捷的优势,更适合在文物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消费时代的博物馆将展览视为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观众观展行为研究成为展览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以广东省博物馆临时展览"相看两不厌——馆藏明清瓷画与绘画展览"为例,对观众观展行为的研究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来收集观众行动信息,并借助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收集观众对展览各要素的评价。质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观众对展览的印象和评价,取决于他们在展品前停留的时间、吸引他们的展品数量以及他们的观展行为。相较于内容和展览逻辑,观众对展览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由视觉效果决定,然而,对观众吸引力高的展品并不是观众"凝视"持续力强的展品,不同类型观众的不同视觉取向意味着不同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