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表面铁锈状污染物对文物的外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工作选取了三件具有典型被污染特征的青花瓷标本作为代表,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以方解石、菱铁矿等碳酸盐以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长期处于河口淤泥中的还原性环境是导致菱铁矿和亚稳的铁硫化物形成的原因,船体中铁质构件腐蚀对局部环境的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被污染的青花瓷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出水的部分青花瓷釉中裂纹的形态表明其形成是由物理撞击造成,而釉中硅灰石晶体的选择性腐蚀会导致腐蚀坑的形成,裂纹和腐蚀坑均为外部污染物进入釉层内部提供了通道,导致瓷器劣化。出水后...  相似文献   
2.
先秦两汉"女乐"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乐是中国古代贵族阶层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先秦时期是指宫廷中的舞伎,而到汉代,不仅指掖庭材人,而且还用于称呼祭祀天地活动中歌唱的童男童女。女乐的拥有者从先秦到秦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由宫廷所有,到西汉后期出现了私家畜女乐的现象,东汉以后私家畜女乐则更为普遍,并且有时还被称之为女倡。这表明私家女乐自东汉以后开始向倡伎转变。  相似文献   
3.
翟青  甄峰 《人文地理》2012,27(6):50
手机用户、手机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意味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带来了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移动信息技术开始赋予了空间以新的内涵,其影响下的空间结构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重点梳理西方学者近些年来关于移动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变化的最新成果,以期了解最近的学术动态,并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的能源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社会类设施、特殊交通等邻避设施必将陆续进入城市规划区,并成为城市新的风险,基于公众对不同类型邻避设施风险接受度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特征的邻避空间。本文提出了邻避空间的概念,分析了其形成机制、扩散模式和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为例,分析其在“产生-挤压-消亡-再生”的空间生命周期中,邻避空间和城市空间之间经历的“侵入-竞争-协调-融合”的互动肌理,由此形成在城市中“边缘-近郊-市区-中心”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再生手法,理论上丰富了邻避设施风险认知的范式和邻避空间的分析,实践中有利于提高邻避设施在城市中的顺利布局并应对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5.
文物测绘是一项伴随着考古、田野调查和文物保护规划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方向,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正逐渐从单纯的文物本体的测绘、制图、建档和研究要求向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提供全面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转化,向综合性文化遗产区域基础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在丝绸之路(新疆段)申遗前期资料的准备中,测绘技术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为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代表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甲午陆战的失败是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汲取了甲午陆战失败的教训,陆军军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无论是陆军军事学堂的数量还是教育人数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木器是反映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文化、历史和社会重要的珍贵遗产。武威、高台作为甘肃木器重要的发现地,出土器物不仅类型、风格迥异,而且器物材质形态、结构特征明显,属于典型的糟朽木器类型。研究工作从木材学的角度出发,应用生物切片技术,对出土器物材质树种、特征及特性进行了科学鉴定和剖析。鉴定结果表明,树种类型有:①云杉;②冷杉;③圆柏;④落叶松;⑤胡杨;⑥榆树;⑦香椿;同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糟朽木质纤维显微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出土糟朽木器木质结构已发生降解、腐变,其材质形态特征及特性会随着后期保存环境及其因素的影响、腐蚀而频繁变化或骤变。最后,分析工作对糟朽木器纤维素结晶度、降解度等相关物理参数进行了实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出土实物纤维素结晶度约为58%,而纤维降解度达到40%以上。综合以上鉴定结果和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①甘肃木器制作材质涉及的树种种类较多,基本以云杉材为主,而青海云杉在祁连山林区分布广泛,为其制作用材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材料;②材质糟朽及纤维严重降解是甘肃木器重要的材质特征,表现为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呈现木素含量升高,而木素含量的相对增大,则是导致材质颜色变深的重要原因;③受糟朽器物自身含水率的变化、影响,其材质特征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而且改变、变化过程通常具有滞后性,导致结果往往是致命的;④纤维素结晶度和纤维降解度是衡量和评估糟朽木器材质健康状况重要的物理参数,二者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糟朽木器形态与结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陕西窑洞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窑洞聚落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聚落形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在陕西渭北地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分布广泛。本研究基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相关研究,以陕西31个窑洞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按照“单个窑洞聚落、多个窑洞聚落、特定研究区”三个层次,构建了窑洞聚落的典型院落图谱、空间序列图谱、院落模式图谱、排列模式图谱和空间格局图谱五大类型图谱体系。通过分析窑洞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基本特征,进一步验证了构建窑洞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旨在丰富景观基因组图谱层次,推动景观基因研究向区域层面发展,并为窑洞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及景观基因区域识别系统构建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为保护与发展窑洞聚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乡镇地域多功能性评价与主导功能定位——以金湖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乡镇发展正面临着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下的功能再定位,客观评价乡镇地域多功能性是科学确定乡镇主导功能的关键。从县域视角,乡镇地域具有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社会保障、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选取表征各功能强弱的"态"指标和反应功能发展变化趋势的"势"指标,构建了县域乡镇地域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单项功能位评价模型、多功能综合多维评价模型和主导功能判定的四象限分析模型。以金湖县为例对各乡镇的多功能性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确定了各镇的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就业流动是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不同类型的就业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国7个城市的1600余份调查问卷,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城市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倾向以自身生源地为界限对劳动市场的地域进行二元划分,职业发展机遇和家庭因素在就业地的选择中最为重要,地区特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弱,生源地和个人观念都与就业地的选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