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10篇
  93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明岐 《收藏家》2009,(2):51-55
汪野亭浅绛彩《山清水秀图》瓶,高11、口径5厘米。此器与其它器物相比,虽为青绿设色,器型稍小,画面用笔简逸,线条稀疏,色彩缺乏厚度。构图采用典型的一河两岸的面貌,真正达到了有意无意,若淡若无,给人以清幽静谧的感受。此图采用浅绛彩绘制,为汪野亭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题款为“山清水秀仿友人法野亭作”。  相似文献   
2.
编修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是方志界面临的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开发区没有农业,自然条件也与一般行政区划有不同之处,开发区管委会也不是一级政府,这些特点决定开发区修志必须在观念上创新,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文章结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在篇目设计、升格处理以及因事系人、生不立传、农业问题处理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创新。  相似文献   
3.
尹宏兵 《江汉考古》2005,(2):61-65,73
三峡地区与东部平原的不同地理环境,导致了峡区和平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差异。古代人类对不同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是反映在考古学文化中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Yang Xu 《神州》2013,(8):241-24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the school also presents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trend. The previous denotative development has changed into the way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The two-level management system of university and school is the most common management mode in many colleg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 of this mode in the objective view,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peratio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wo-level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a method to build the two-level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5.
许志国 《北方文物》2011,(2):3-9,113,114
1994~1995年,铁岭市博物馆发现并几次调查了铁岭市东郊的大山嘴子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了三种代表不同时代和文化类型的文化遗物,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铜器,遗物非常丰富,是辽北地区一处典型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表现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年代在商周至春秋中期前后。  相似文献   
6.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主要分布在冀、蒙、辽三省、自治区交界处,对于其用途,有不同认识。本文在较全面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的类型及其用途。总起来说,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作为聚落单位来看,包含有服务于该城的祭祀遗存,但不能掩盖其强烈军事防御功能的本质。如果将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呈带状分布的全部石城就构建起了护卫中心区域的外围整体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主要水系之一石羊河及其支流,在历史上曾使用"谷水"、"马城河"、"五涧谷(水)"、"三岔河"等名称,沿用至今的"石羊河"一名迟至清代前中期方才出现。"石羊河"之名,首先出现在流域下游镇番县的地方志中,命名的初衷则是为处于上游武威县境内的河流定名,其指代对象存在逐步明确的过程。上游武威县对"石羊河"名及其指向,经历了从不在意到接受、并有所延展的演变历程。"石羊河"名的出现,与下游镇番县河源水权观念的兴起存在密切关联。塑造河名是上、下游水资源权利关系生成中,下游构建自身水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可逆性加固剂在彩绘陶器覆土清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许盟刚  刘成  李斌 《文博》2009,(6):309-313
出土彩绘陶器,常被泥土覆襄,并且其彩绘颜料中的胶结物因退化而粘结力弱化.因此,使用以往常规的方法清理彩绘表面的覆土时,容易造成彩绘颜料脱落.为避免此危险,采用先加固、再清理的工序.具体方法是:先用具有溶剂可逆性的加固剂对彩绘层连同覆土一起做渗透加固,以恢复彩绘层与陶体间的粘附力,再利用加固材料的可逆性,用溶剂溶解覆土中的加固材料,同时配合机械法清理覆土.通过成膜性、可逆性及渗透性试验进行加固剂的筛选,结合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醇-甲苯溶液作为加固剂,乙醇作为覆土清理过程中的溶剂,能有效清理覆土并避免彩绘颜料脱落.  相似文献   
9.
章毅 《安徽史学》2021,(6):100-107
元明易代之际儒者的出处选择,不仅取决于个体的心性特质,更是当事人的身份背景和行事经历的反映.晚明史籍常将婺源汪叡视为明代开国时期重要的循良师儒,但却忽略了他对于洪武朝廷所秉持的疏离态度.元末动乱使汪叡有机会从默默无闻的乡儒崛起为绥靖地方的精英,但这一经历在明初却同样给他带来了无法避免的政治困境,以至于汪叡虽然曾短暂入仕,却始终难以充分建立对新朝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考古学中关于民族考古学的歧义是由于其定义模糊而引起的.现阶段两方考古学中的民族考古学是作为新考古学的民族考古学,而中国考古学引介的民族考古学仍然从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研究范式,以殖民主义视角和单线进化主义为基础的两种类比观仍被视为民族考古学的主要方法.新考古学范式下的民族考古学以行为研究为诉求,对比研究对象不再局限在生活在边缘地区的前工业社会少数族群,因此可能称之为人类考古学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