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6篇
  23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人类身高的地域差异规律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身高高纬高于低纬,牧区高于农区、沿海高于内地、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气温的高低、光照的多少和营养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3.
正Lozang Balden,a legendary figure and also the founder and principal of the civilian-run Lhasa Ganxuan School,is widely well-known in the community of Lhasa City.The school is comprised of not only teenage students in preschool,elementary school,middle school,and high school,but  相似文献   
4.
唐代病坊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近40年来学者们从病坊名称的变化、设置时间的界定、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与佛教寺院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搜集整理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敦煌文书的出现,为研究唐代病坊的内部运行机制提供了更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虽然研究成果颇丰,但由于相关材料的匮乏,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城乡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构成人们乡愁记忆的无数故乡传统和风物风习也在逐渐消失和淡化。海安市委史志工委鼓励并指导镇村挖掘利用地情文化资源,创新打造"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系列地情馆,发挥地情文化的社会效益,形成地方文化自信,为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海安:故乡风物地情馆"项目入选2019年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十大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6.
朱琪 《收藏家》2009,(6):25-28
蒋仁,仁和人(今属杭州)。原名泰,字阶平。后改名仁,字山堂。号女床山民、吉罗居士等。布衣终身。工诗善书,其书法与梁同书齐名,篆刻古秀峭逋,与丁敬、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并列“西泠八家”。蒋仁作为“西冷八家”之一,在书法和篆刻的成就上均极卓绝。然由于蒋仁布衣终身,加之性格冷僻,罕与人接,故其师承如何,家学渊源又是如何,前人罕有论及者,如郭虐、严元照等人的文集中皆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植物交流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溯了近万年中外植物文化交流的四大历史阶段,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植物文化交流的背景、路径、主要内容和交流特色。  相似文献   
8.
夏同龢为贵州历史上两个状元之一,其《状元策论答卷》与光绪帝当时维新变法的思想相近,从“求才”、“经武”、“绥远”、“理财”四个方面阐述了执政及变法之要,通篇洋溢着爱国、务实、变革、维新的思想,有较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史学界对成都平原史前史有过研究,但至今仍扑朔迷离,原因是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太少。而周边如贵州西北部、云南东北部,陕西等地却非常丰富。于是本文作者作了大胆推论:古蜀人是由南面的濮人北上和北面的羌人南下及东面的巴人西进与川西平原本地的资阳人汇集而成的,时间有前有后,前者受川盐的吸引。后者是农业发明较成熟后到达川西平原这块沃土的。濮人、羌人、氐人、巴人、彝人和资阳人共同构成的四川土著(古蜀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蜀文明。  相似文献   
10.
鲁北—胶东盐业考古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鲁北莱州湾和胶东半岛16个县市和出有盔形器的遗址进行了调查,对盔形器的形态演变、分布区域、使用功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国内外有关遗址和类似器物作了比较分析,确认菜州湾沿海包含大量盔形器的遗址是商周时期的制盐作坊,而盔形器则是制盐的特殊用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