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意识到琥珀的装饰和药用价值,汉代开始从西域引入琥珀,唐代时琥珀已比较常见。我国古代琥珀多为进口琥珀,琥珀产地分析可以反映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国内仅对私人琥珀藏品进行过分析,考古出土琥珀的科技分析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判定成都光华村街低阶官员唐墓出土红色饰品为琥珀;再与若干产地的琥珀开展红外光谱对比,鉴定其产地为波罗的海地区。琥珀经过丝绸之路到达蜀地并为低阶官员所使用,足见唐代琥珀制品的盛行及当时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简论1929年的《工厂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工厂法>,是20世纪20年代未30年代初工人生存状况十分恶劣、劳资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勃兴及国际国内社会舆论所造成的压力与推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政府初期秉承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维护劳工权利的初衷.该法具有移植性、继承和超越性、超前性等特点.它的制订使民国法制更趋完备,也将现代国家的建构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李爽  黄福才  饶勇  魏敏 《旅游科学》2006,20(5):1-7,25
本文对国外旅游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旅游研究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ATR)(1974—2005)和Tourism Management(TM)(1980—2005)中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的122篇文献进行了全面回顾。在对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的构成情况及应用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外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演进情况做了归纳和概括。研究发现,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正逐渐成为国外学者进行旅游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是最常用的手段;方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旅游需求研究方面,其次是旅游产业与环境关系研究、旅游供给研究。从研究方法的应用演进来看,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静态的零星运用到比较系统的、动态的多种方法的整合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绕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集群风险规避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然而,一些“就集群而论集群”的研究由于忽视了旅游集群企业这一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切实有效地指导实践操作。基于此种现实,本文在吸收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与其来源之间的互动和转换关系的讨论,提出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划分维度、动态演化过程、动态演化的动力及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对旅游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方乡村绅士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绅士化概念自1990s年代被拓展应用到乡村地区的转型重构以来,引起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乡村领域一条卓有成效的研究路径,而国内相关研究甚少。针对此,本文在研读西方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内涵、原因和动力、影响和效应等方面对西方乡村绅士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然后从与城市绅士化的区别、与逆城市化的细微差异、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演变等方面开展了乡村绅士化研究述评。最后指出西方乡村绅士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尝试提出我国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丰富和完善我国乡村领域的研究视野和内容体系,为顺利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煤精独特的质地与光泽使其成为制作装饰品和工艺品的重要原料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便在我国作为艺术载体而出现。目前煤精制品的鉴定主要依据外观形貌、划痕颜色和破坏程度较大的煤岩学分析,无损或微损的科技分析甚少。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及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对新疆吐鲁番西汉时期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一枚黑色珠子开展了无损和微损分析。结果表明,珠子为煤精制品,结构均匀,制作时采用了对向钻孔工艺并经过了打磨、修整处理。煤精制品自西汉以来逐渐出现在低阶人群墓葬中,这种消费大众化现象可能与汉代煤的首次大规模利用有关;而煤精制品自汉代开始在新疆地区零星出现,推测新疆煤精制品的利用很可能是汉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In the years since its twin publication in 2001 (Indian edition) and 2003 (U.S. edition), Textures of Time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more attention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than in the American academy. This, we suggest, is because its ideas and approach are rather at odds with the dominant trends in the area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In this response to three critical essays that engage with the book—by Rama Mantena, Sheldon Pollock, and Christopher Chekuri—we begin by setting out our principal hypotheses as well as the evidentiary structure of the book, which draws mostly on vernacular materials from South India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claim that South India between roughly 1600 and 1800 (and thus in the centuries before the consolidation of colonial rule) possessed considerable and diverse historiographical traditions, though these histories came couched in a variety of genres, rendering them difficult for the uninitiated to recognize at first; the latter requires us to develop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s of “texture” as well as of “subgeneric markers” that help distinguish texts with a historical intention from those that are nonhistorical but have the same generic location. Our response then goes on to discuss why theoretical or ?āstric texts in India do not themselves explicitly theorize the distinctions we make. Here, we posit a contrast between “embedded” and “explicated” concepts in the “emic” sphere, suggesting that “texture” belongs to the first category. We explicitly distinguish our views from the poststructuralist (and Barthesian) language adopted by Pollock in his critique of Textures, and the more predictable postcolonial vision of Chekuri. We once more emphasize the need to take the vernacular historiography seriously, and to refine our reading practices, rather than overly depending on normative materials in Sanskrit, or on a prefabricated theoretical schema that derives from a stylized (and impoverished) view of the na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s produced by colonial rule.  相似文献   
8.
饶勇 《旅游科学》2009,23(3):69-75
知识创新已成为旅游企业参与更高层次竞争的重要战略行为,但研究者发现旅游企业的创新知识转化率极低。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80家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活动现状的调查发现,对知识创新的需求日益增长与知识管理技术手段相对滞后是旅游企业内部的一对突出矛盾,而对隐性知识的高度依赖和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盛行是造成旅游企业创新知识低转化率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意义创造和意义关系的交流.它因人们的交往关系而存在并运用于交往关系之中.关系总是同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系假设无所不在.正是这些建立在通常假设意义的核心基础之上的"关系"理论造成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华人社会信息传播的隐蔽性.因此,只有研究维系中国古代人际传播秩序的关系假设,才能正确诠释"仁"、"礼"、"忠恕"、"和为贵"等传统思想范畴在古代人际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饶伟新 《史学月刊》2003,(12):95-103
自明中叶以迄清代,由于险恶的地理生态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动荡,赣南乡村居民自发地构筑大量用于军事防卫的乡村围寨,于是形成广泛而持续的筑寨建围运动。伴随着乡村围寨的构筑和乡族武装力量的崛起,乡族势力尤其是宗族的力量得到不断的发展,并日益地军事化和割据化,逐渐成为乡村社会中非常成熟的支配力量。乡村宗族构筑围寨,“聚族自保”,直接地导致“聚族而居”聚居聚落的形成,聚居宗族也得以强化,这展示了赣南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宗族发达并与村落重叠这一普遍而显著的社会人文现象的历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