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Cave 17 or the cave library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wall in the hallway of Cave 16 in Mogao Caves, Dunhuang. The mural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ason why the cave library was s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seems to reflect the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which could be dated in the late Guiyijun period when Dunhuang was ruled by the Cao family. In 1052, the trend of the Final-Dharma thought flourished in the Liao Dynasty. With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Guiyijun regime and the Liao, this trend came to Dunhuang and merged with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in this region, which tremendously impacted the Buddhist community in Dunhuang. So the local Buddhist community made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n the mural of Cave 16 and also transformed Cave 17 for storing Buddhist texts as a response to the coming Final Dharma. These activities seem to have led to the eventual sealing of Cave 17.  相似文献   
2.
《类林》是我国唐初私撰小型类书的代表之作,它的分类体系属于卷下分篇二级类目体系。本文通过对现存敦煌本、西夏本以及王三庆、史金波等先生研究恢复的版本之间的相互比较,讨论《类林》的分类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理  沙海燕 《收藏家》2010,(7):33-41
珐琅器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最晚形成的一个品种,俗称景泰蓝。它在中国诞生和推广使用的时间相对较晚,元代时,始由西亚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引入中土,当时称为“大食窑”,以后又有“拂郎嵌”之名(杨伯达《论景泰蓝的起源》,《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9期),但当时制作和使用量都相对较少。明代,随着宫廷中实用器物越来越走向艺术化,  相似文献   
4.
程恩泽是晚清著名学者,但对其生卒年和中进士时间各书记载不一,多有失误。有必要加以考证,辨析清楚,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7.
清代末期,苏北地区的贸易因大运河的衰败而逐渐转向沿海。王朝试图用业已繁盛的青口港代替淮关的部分功能,因而设计了海州——青口为主线的城市格局。清末民初,沈云沛和许鼎霖等地方士绅逐渐主导了海州,他们通过实业开发、开埠、争取铁路等方式使新浦镇取代没落的青口镇成为海州新的出口,从而形成海州——新浦的城市格局。民国中期,国家主导下陇海铁路及连云港的修筑使新浦镇成为海州的中心城市,连云港成为国家的港口,海州地区形成新浦-连云港的城市格局。海州城市格局的转变既是区域发展的结果,也是海州政治力量变化的反应。然而,海州的内在政治语境和经济困境一直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莫高窟第138窟主室东壁门上智惠性供养图像全面分析后,表明了第138窟作为阴家大窟,智惠性与洞窟的密切关系,同时表明此智惠性与《阴处士碑》所记阴嘉政妹安国寺法律并非同一人,而是另有所指。学者们认为此洞窟系张承奉为其母亲营建功德窟的可能性并不大。传统研究认为阴季丰、阴海晏与第138窟的关系问题,也有待作更进一步考察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态系统重构背景下农户适应行为及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莎  陈佳  杨新军 《人文地理》2020,35(2):112-12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科学发展,适应性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户适应性为可持续生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重构背景,从农户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农户适应作用分析框架来探讨民勤绿洲地区农户适应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交互效应,厘清农户适应性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以生态治理恢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主导的政府政策实施重构了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推动农户生计适应策略变化。(2)农户生计适应性行为以农业调整为主,被动适应行为选择较少,外出打工成为未来生计趋势。(3)系统外部影响因素中有效灌溉率(水资源状况)是交互作用的核心因素,左右农户生计适应选择。农户适应行为选择主要受系统内部自然资本、劳动力资本与认知水平、金融资本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影响。(4)农户资本内部结构与储量的差异是适应行为选择多元化的内在动力,以生态恢复主导的政府计划性适应管理是农户适应行为选择的外在推力。生计资本及系统内外部要素交互作用的综合影响推动农户适应行为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把创建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革命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对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等问题做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确规定,其中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