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小满 《民俗研究》2007,(1):145-163
上个世纪40年代,闻一多先生《说鱼》1一文在考释"鱼"字的隐义时附带谈及"鹭",将鱼、鹭两者释为男女关系的两方,这应该是"鹭"与其他象征之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文认为"鹭"的杂多象征关系中还有一个被以往学者已注意到但尚未展开的方面,即鹭与舞、鹭与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之勤先生(1923-2019),山东菏泽人,1937年小学毕业,适遭“七七”事变,华北骚动,因而没有一所安定的中学可以就读,遂辗转于山东省第四联中、河北濮阳华美中学、山东省第二联中等学校,初中未及毕业,即因日寇侵逼、家乡沦陷而辍学。1942年暑期,听闻在安徽阜阳成立了专门接收山东沦陷区青年的中学和军校,遂与其他三位同学结伴前往,准备先报考高中,不行就改报军校。  相似文献   
3.
藏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探索过程。20 世纪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建设与实际工作,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全面的实践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吕成龙 《收藏家》2008,(8):3-10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在闭馆4年之后,于今年7月15日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新陶瓷馆位于故宫外朝东侧、协和门以东的文化殿区,是由文华门、前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个独立院落。其主体即前殿文华殿、后殿主敬殿及中间穿廊组成的“工”字形建筑。文华殿建于明初,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按“五行说”,  相似文献   
5.
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后来随着汾酒工艺的改变,杏仁不再是酿酒原料,杏花村的杏树失去保护,逐渐消失,村名也渐渐讹传为绣花村,并且被明清时的里名取代,杏花村村名一直存在。解放后成立杏花村镇,杏花村由村名变为镇名。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的"海峡两岸清代满蒙联姻与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0日至2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的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清代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是影响西藏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促使清政府对西藏的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提升并维护了达赖喇嘛的政教地位,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并建立了此后二百年相沿不替的噶厦政府.这是清政府对西藏的再一次体制变革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吕馨 《南方文物》2012,(1):95-99
在众多辽代墓葬中发现的随葬金属面具与网络极大地激起了人们研究的兴趣。目前学界关于契丹族金属面具与网络的随葬这种葬俗的起源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有以下六种学说,它们分别是萨满教说,下嫁到萧氏皇家女子专用说,佛教说,金缕玉衣说,树葬说以及东胡说。同时,笔者认为唐代西域胡人覆面缠裹的习俗对契丹葬俗形成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综上所述,辽代的金属面具与网络正是这些因素共同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吕晓飞 《神州》2011,(3X):78-78
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大量的多种训练要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因为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吕微 《民俗研究》2010,(1):17-56
本文肯定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对于民俗学从文化形式研究的取向转向生活整体研究的取向,以及对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转型所做出的奠基性理论贡献;并从学科基本问题意识、"从抽象(文化)上升到具体(生活)"的经验-实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通过对民俗生活的经验直观以重新发现"个体主体性"的工作为民俗学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科所阐明的学术方向。本文认为,尽管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在重新发现了"个体主体性"的同时却无法思想人的自由存在的生活意义,但通过引进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为民俗学将自身开启为为人的自由进行存在论辩护进而"拯救生活世界"、"保卫日常生活"、"建构公民社会"的人文学术赢得了理论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