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4月江油县文管所在收缴物资中发现一枚唐代铜镜,直径12.5厘米,厚1.3厘米(图一)。正面平滑,有黑色涂膜,磨损处露出带银白色的铜质。背面有弓背匍伏状龟纽,长2厘米,宽1.2厘米,四足,有尾。纽周有五只海兽,作仰视爬行状。周围有九串葡萄,其外围以凸起圆环,下宽上窄,顶上有小珠成串状。圆环外有八支喜鹊作飞翔状,喜鹊周围又有二十四串葡萄,杂有四只蝴蝶(较小)。再外为一细凸线圆环,圆环外有四十三朵云状花纹,花绞较小,宽仅为0.35厘米,其外又  相似文献   
2.
1975年7月,四川省江油市河西乡普照村农民在汉王台挖沼气池时,于距地表1.2米深处发现3件有铭铜弩机和1枚铜棺钉。弩机后移交市文管所收藏。经清洗除锈,铭文多可辨认。为叙述方便,现将3件弩机分别编为1、2、3号予以介绍。 1号弩机郭、望山均完好,望山无刻度,悬刀下端残。长15、宽4、望山高6、悬刀残长8.5厘米。铭文錾刻于郭面、左侧及前端:郭面望山右侧有一“右”字,字迹较工整,錾刻较浅(图一);左侧有“上卫十六”,字形潦草不工,刻划较浅(图二、三:4);  相似文献   
3.
1983年2月18日,在江油县三合公社十大队一队,老地名叫蔡家棺山的坡地上,农民在帮助江油特种水泥厂挖施工基础时,在离地表60厘米处,发现了一枚铜镜。经特种水泥厂报告县文管所,现场查勘后,了解到铜镜出土在残汉砖墓中。铜镜直径16厘米,厚0.5厘米,正面光滑、平整,背面有一大半球纽。铭文内圈为七个稍大锥体,锥体间形成七个区,区内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七个图案,为细凸线纹,异常生动精美,周围衬以云纹,再其外又用一细凸线围住,外圈有铭文:青羊作竟大毋伤,巧工刑之成文章,左龙  相似文献   
4.
关于偃师商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师商城即汤都西亳之说,已在《偃师商城的发现及其意义》(《光明日报》19844月4日)一文中作了说明。根据城垣的规模,城内的布局、宫殿的建筑以及纵横交错的大道等情况,它决不是什么离宫别馆,而是具有真正规模的一座都城(图一)。今又据勘探与考古发掘的部分资料,再谈几个有关问题,或有助于澄清一些猜测和臆断。现简要述之。  相似文献   
5.
关于探索夏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天,我们在“有夏之居”的嵩山脚下探讨夏文化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夏文化问题,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如夏鼐所长所说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就是研究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国家这个阶级压迫的工具在中国究竟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因之,它是中国古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探索它,就是要确定夏代物质文化遗存,填补中国考古学上一个重要缺环。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四川省江油市窦圌山云岩寺属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飞天藏是国内现存较完整的宋代小木作实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窦圌山距江油市区25公里,距旧江油县城今武都镇7.5公里。由于山势奇特,早在唐代已筑有寺庙宫观,经宋、元、明、清毁葺交替,  相似文献   
7.
江油市厚坝镇柏胜犀牛村发现三件大型铜器。铜器型制较大,制作精美,从其纹饰造型来看,结合江油白果寺遗址和彰明镇北街窖藏出土铜嚣比较分析,应为宋代窖藏仿礼器。  相似文献   
8.
江油县发现宋代窖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6年初,江油县大康乡某单位在该乡巩家坝白果寺遗址施工时,离地表3米处发现一个大型窖藏沟,沟宽3米,长8米,呈曲尺型。沟中藏有铜器36件,铁器工、农具30件,另有高约0.08、长1.5、宽0.07米的铁锭和高约1.5米,宽0.9米,长2米的铁锭各一堆,铁币一堆,(直径1.2米高约1米)浸油散铁币214枚。堆放的无油铁币,锈蚀相当严重,凝为一个整体,已无法分开。  相似文献   
9.
飞天藏在四川省江油市窦圌山云岩寺中。窦圌山为川西北著名风景名胜。云岩寺建筑在窦圌山上部陡岩主峰下,地势较为开阔,寺庙以三座孤峰为屏障,东傍悬崖绝壁,西邻群峰密林.临岩负山,极有气势。 飞天藏建造于云岩寺西配殿飞天藏殿中。这个飞天藏内部无经匣,不藏经书,其外部状如大形八角木塔,中设轴,下装铁铸  相似文献   
10.
古江油得名蜀汉江油戌。《三国志》载 ,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 ,凿山通道 ,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 ,推转而下 ,将士皆攀木缘崖 ,鱼贯而进 ,先登江油”。邓艾取江油关以后 ,沿涪江而下攻绵竹 ,直袭成都 ,蜀中已无险可守。1982年 ,在江油市太平镇河西普照村的汉王台一地 ,出土了三枚铜驽机 ,俱有铭文。其中一枚系有景初二年等铭文的魏弩机 ,另一枚从制形和铭文与四川同类弩机比较看来 ,应为蜀弩机。在同一地点出土魏、蜀两种弩机 ,又是在阴平古道去成都途中 ,显然与邓艾伐蜀有关 (图一 )。1983年 6月 ,在江油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