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7,(3):154-157
美术史中的画家,被记住的常常只是一种形象。“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是位性格宽厚的文人画家,也是隐居不仕的孝子。和人品一样,他的画潇洒、明净、浑厚,人品、画品交相辉映。不过,随着学者们的发掘,沈周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让人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2.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2,(1):144-149
赏画在古代是一种高雅乐事。明代的男性精英文人们甚至有过“看书画如对美人”的比喻,其中的视觉愉悦、文化诉求以及权力意识表露得淋漓尽致。那么普通百姓是如何看画的?画在他们的生活中,又有着怎样的意味?一幅被称作《观画图》的小团扇,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3.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1,(3):148-153
美国克利夫兰城的克利夫兰美术馆藏有一件精巧的南宋时代的《百子图》团扇,或许是主题过于司空见惯,大家对它的关注并不多。殊不知,正是这件现存最早的《百子图》背后,藏匿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1,(7):150-153
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中,有这样一幕——年轻的梅兰芳和邱如白义结金兰,为他们作证的,即是一幅南宋古画。被当代电影巧妙使用的这幅画是有明确出处的,它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画家李唐的《采薇图》。那么,导演为何耍选用这幅画来烘托情节呢?莫非它有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5.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4,(5):150-153
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年在位)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他的年号命名的“宣德炉”,明代后期就已经是价值连城的宝玩。他本人则是一位多产而富有情趣的画家。  相似文献   
6.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0,(3):152-155
1780年正月初二,在位第46个年头的乾隆皇帝饶有兴致地检阅了自己的书画藏品。在—件有南宋画家马远落款的绢画上,皇帝挥笔写下一诗:“良田广宅富人居,乐岁三元庆有余。崔榻已欣纷置笏,贾门早卜喜充闾。庭前柏子翠宜盏,瓶里梅花香满裙……”诗中“乐岁”、“梅花”二词,显然是把画的主题判断为庆祝新春佳节的节令画。  相似文献   
7.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0,(11):150-155
1317年7月,元代著名文人赵孟烦用五十两白银从大都城一位古董商人手中买得一幅古画,在当时.这个价格不是小数,相当于当朝宰相接近两个月的薪水,可以买到二千斤白盐。被明代人定名为《纺车图》的这幅小横卷(纵高26.1厘米,横长69.2厘米)有幸流传至今,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可惜赵孟烦的两段题跋已经不再存在于画后。  相似文献   
8.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2,(7):148-151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踏歌图》是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最大的一幅画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南宋绘画之一。人们往往笼统地将之视为一幅歌颂南宋皇权的画作,至于当时的南宋皇帝为何需要这样一幅画.这幅画的具体涵义究竟是什么,画家为何创造出这样一幕景象,却少有令人信服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六百多年前的元代画家王蒙(1308—1385年)一定不会想到,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一件有他名款的《葛稚川移居图》卖出了4.025亿元的高价。人们的目光大都被天文数字与真伪争辩所吸引,但却忽略了这幅画背后的重要意义。北京故宫博物院同样也收藏了一幅王蒙所作的《葛稚川眵居图》,我们不妨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10.
在南宋,宫廷画家李嵩可能并非一位大画家,但他留下的一组《货郎图》却声名显赫。画中一位装扮滑稽的货郎,扛着堆积如山的各种货物,正向孩童和妇女叫卖。货郎担上的百货精细程度甚至可比《清明上河图乳大多数人看到这画时几乎都会凑上前去,饶有兴致地分辨画中描绘的各种物件,发出啧啧的称赞,吃惊于宋代画家精致的手法和南宋物品的丰饶。钱塘人李嵩年轻时做过木匠,大概也因此而擅长使用界尺引线绘制的精细“界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