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孟姜女传说在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中悲情色彩尤其浓烈。一个女子可以走出闺阁千里寻夫,当得知夫君亡故后,悲愤而涕,让泪水和愤怒哭倒了长城,这样的传奇不可谓不惊心不撼人。人类的艺术想象力从来不缺少艺术的夸张,但让人的情感滔滔如洪水般涌泻,却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成为一场全民的文化运动,在看似热闹的保护背后却隐藏着对文化的无视甚至无知。如广泛地存在于中国北方的布老虎文化,作为原始图腾文化的一部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正随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诱惑而遭到破坏,其本源的民俗文化内容和手工制作技艺不断遭到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行动不仅仅是一场文化寻根,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对文化源头的记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寻找一种有效的工作框架。抢救和保护不能忽视文化本源,对于精神文化的源头记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马知遥 《丝绸之路》2012,(22):95-98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城市化浪潮的加剧,广大农村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改造和建设,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巨大难题.经过近十年普查整理和抢救的成果很有可能因为村落的不存在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处落脚,被迫上楼的村民们失去了文化空间的同时,丰富而多样的民间文化也会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而消失,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巨大损失.因此,保护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马知遥 《民俗研究》2009,(1):159-165
乡民艺术与民间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生活表现以及内里寓寄的集体无意识,都表现出鲜明的“镜像”特点。中国乡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生与图腾崇拜有关,而趋吉求福的民族心理则在长期传承中渗透其间,凝结成这种形象而生动的艺术意象,对于民间生活有着莫大影响,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经济背景下,文化保护成果遭到异化,从而导致平庸化与粗鄙化,是"非遗"保护中的关键问题。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关注本土化的艺术设计,注重设计的本土化与民间美术的相互影响,既是助力"非遗"保护工程的新角度,也是一条经济与文化并行发展的有利尝试,更是通向全民"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复原或者再现濒临危险的非物质文化我们还必须保护那些传承人,尤其是保护传承人的艺术精神,而这些艺术精神必须让表演者体验并生活在原初的环境中。但仅仅圈地或者通过音像和文字的记录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就能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吗?如何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传统文化优秀的品质,获得可以让当代人领悟和鼓舞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唤起全民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和认同感,唤起公众对我们伟大传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到真正文化遗产的价值,摒弃文化糟粕。  相似文献   
7.
马知遥 《丝绸之路》2012,(17):57-59
一 4月初是中国的清明时节,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在举行隆重的清明节活动。最为热闹的当属河南开封和山西绵山。山西绵山的清明节活动我跟着冯骥才先生去过多回。当地抓住了介之推和清明的传说故事,加上满山的佛道造像,以及秀丽的风光吸引了海内外宾客的眼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