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安全长期受到风化及渗水等病害影响。针对奉先寺石造像阿难头部区域及卢舍那大佛南侧渗水区域,利用红外成像设备对该区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时监测,并借助MATLAB语言的图像处理技术对大量红外图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佛像头部裂隙处存在温差引起的循环热应力,该温差主要由灌浆加固区域和岩体本体之间热传导性能差异导致,且晴天上午前后的温差应力变化最显著;归纳了监测期间降雨和渗水发生的时间规律,统计得出了不同区域渗水程度的差异。将红外成像和大数据分析结合应用于石窟预防性保护中,实现了对病害同时进行图像监测和统计评估,为其他石窟寺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焦作中站区靳德茂墓出土的彩绘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激光拉曼光谱仪(RM)和偏光显微镜(PLM)对彩绘陶器、表面颜料、彩绘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热膨胀仪对陶器的烧成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这些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查、病害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龙门石窟洞窟的地面、门槛及其雕刻病害类型多样,劣化严重。在总结其病害现状和保存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保护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修造保护层、疏导积水、修复加固和规范化管理等保护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龙门石窟潜溪寺凝结水病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阐述了龙门石窟凝结水病害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凝结水的形成机理.以龙门石窟潜溪寺作为监测点,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潜溪寺凝结水变化的现场、发展直至消失的规律,并提出了龙门石窟凝结水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龙门石窟洞窟雕刻品表面黑色油烟渍清洗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石窟洞窟雕刻品表面黑色油烟渍的形成由来已久。它严重破坏了石窟的环境风貌,也影响对石窟艺术的研究和观赏。本文通过反复实验和认真分析,将黑色油烟渍按成份和结构分为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朝龙  李随森 《文博》2009,(6):403-406
龙门石窟在开凿时利用丰富多彩的彩绘颜料对窟龛和造像进行了装饰,本文通过对龙门石窟现存彩绘装饰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总结了龙门石窟彩绘装饰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并就龙门石窟彩绘装饰的时代和成分等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缓解龙门石窟金刚经洞因局部坍塌引起的水害、微生物等病害发育问题,利用3D打印技术对坍塌部位进行修复:修复部件以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修复部件为空心结构以减轻荷载;对修复部件进行光场、温度场仿真设计,使洞窟内日光辐射强度降低至日光直射的50%~56%,窟内温度分布差值由6.6℃降低到1.9℃;修复部件采用S8801涂覆内外表面,S8801老化实验后主要性能保持率均大于90%,并采用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增强修复部件内表面。经多次降雨后观察,龙门石窟金刚经洞由缺失导致的雨水倒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该工作为3D打印技术与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工作结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