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国内五十年来左宗棠在西北活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左宗棠研究尤其是左宗棠在西北活动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介,概括出50年来左宗棠研究的三大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为深化左宗棠研究、推进近代西北边疆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马啸 《安徽史学》2002,(4):28-32
曾国藩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也曾积极探求抵抗外敌入侵的自强御侮之道:政治上主张内修政事、广纳贤才、安内攘外;军事上主张“师夷长技”、兴办军工企业、提高国防能力;对外关系上则执行颇有争议的羁縻外交路线。分析这些政策,其自强御侮的目的性还是很明显的,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值得总结:第一,倡导徐图自强;第二,主张自强之道既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但又不盲目排外;第三,把人才作为“自强”的根本;第四,认为自强御侮应该“势”“理”并重。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素以“知人善任”名世,其人才思想颇为完备,主要形成于十余年京宦期间,系统化并实践于创建湘军和与太平军的殊死较量时期。本文试就曾国藩人才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些简略的探讨。一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乡下的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书,热衷科名。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留京任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十多年里,曾氏由翰林七迁升至侍郎,官拜从二品。在京期间,他积极留心人事,认真探究定国安邦之策,尤其注重人才问题,并逐渐产生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首先,他认为人才是转移世风的关键。在京十年,他目睹了“士大夫习于优…  相似文献   
4.
清代庆阳科举兴衰与西北社会嬗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与明代比较的视角,对清代庆阳科举人才总量的下降、时空分布的变迁及社会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清初陕甘分省造成的省治中心转移、书院教育发展滞后、明末陕北起义、清初王辅臣变乱和同治陕甘回民事变等,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导致清代庆阳科举下滑。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其最大的罪案 ,始终难逃干系 ,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 ,均有建树 ,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生 ,为了能力任烦剧、身膺艰巨 ,曾氏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身心保健 ,他一生中对体育养生之法作过不少的探讨和实践 ,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青年毛泽东在1917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 ,说他师法“曾文正临睡洗脚 ,食后千步之法 ,得益不少。”这说明曾氏的养生之法对…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作为晚清理学经世派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双重危机重压的危殆情势下.他主动因应时变.以趋时善变的面目登场,不断变换其“治术”,调整其“体用现”.经历了以程朱理学为体、中韩为用,到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再到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不同的递进阶段和嬗变过程,最终使他由理学经世派转变成为洋务派先驱,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了其善于因地制宜的识见和才干。分析批判曾氏的“体用现”及其嬗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