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是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必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本文从理论基础、方法论、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回顾了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述评与展望。研究首先厘清了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通勤行为、就业可达性测度等方面总结了职住关系测度的方法论,并对居住-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国内外职住关系研究内容进行比较与述评,并展望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及优化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提出了其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结果显示:从网络密度看,空间经济联系网络还处于弱联结状态;就点度中心度来说,芜湖的点出度最大,合肥的点入度最大;由接近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可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的经济联系最紧密,但网络中还存在不均衡。通过凝聚子群分析得出,网络中存在四个子群,其中芜湖、马鞍山联系最紧密,边缘区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少。结合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从内、外两方面,抽象出其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保障老年人口享有积极与健康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幸福感和满意度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基于问卷抽样调查数据,以合肥市为研究案例地,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入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厘清客观建成环境、主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市老年人对社区居住满意程度为比较满意,但不同个体属性的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户籍、性别等特征老年人的群体差异最突出,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2)主观建成环境要素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81),社区治安情况、美观程度、交通通达性与社区娱乐设施等感知特征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但客观建成环境要素总体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呈弱负相关性。(3)社区邻里交往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在综合考虑主客观建成环境要素、社会交往等因素后,除性别和户籍、学历和收入外,部分个体特征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城市聚集效益的存在,城市功能不断向中心城区集聚,过多的功能集聚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功能疏解的研究亟待开展。文章首先从人口疏解和产业疏解两大模块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对功能疏解的测度方法进行述评,并简要分析了功能疏解的必要性和动力机制;其次对国内外功能疏解的经验进行梳理;再次对功能疏解的成效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功能疏解研究内容进行述评。总体而言,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内容上与国外研究基本相似;然而在方法上国内研究目前仍以数量分析为主,缺乏相关测度模型的构建。随着国内城市功能疏解实践的推进,以及在中国特殊的土地和户籍等政策影响下,功能疏解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港城互动、提升港口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连云港市1989—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两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结合协调度、静态和动态协调发展度,对连云港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模式的演化轨迹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1989—2009年,连云港市港—城协调发展模式总体上经历了濒临失调模式到勉强协调模式再到基本协调模式的演化过程;②港口与城市基本处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动态协调发展度呈逐渐增长的态势。进一步分析认为协调发展模式的演化主要由港口功能的升级、临港产业的壮大、城市发展的支撑等推动以及自然环境和区位因子、腹地的经济水平、周边港口的空间袭夺、港城关系的空间分离等约束要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