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标点本<资泊通鉴>校读札记》(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以下简称《札记》)一文,觉得其中有二则札记所论有欠妥之处,兹略申己见,以供进一步讨论.一、关于 《通鉴》两次“初定租庸调法”的记事,《札记》认为:“众多史料清楚地说明了武德二年仅颁布了租调法而不是租庸调法”,“《新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是不准确的,《通鉴》作者在取材时没有详考,从而出现了两次‘初定租庸调法’.”我觉得下这个结论过于匆忙.其实,唐武德二年颁布的赋税力役制度究竟包含哪几个部分的内容,迄今仍未有定论,原因在于包括《通鉴》在内的几部史籍的记载互有异同,殊难确定.《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云:“(武德二年)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调法.”但不载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制定和执行各种典章制度 ,是中国古代王朝保持统治、干预社会生活的重要政治手段 ,贯穿着强烈的政治意图 ,多数典章制度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 ,典章制度又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 ,“在此制度之背后实有一套思想与一套理论之存在”(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如何研究政治史》 ,三联书店 2 0 0 1年版 )。因此 ,制度史构成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记述与评说中国古代制度的兴废利弊 ,历来为官私史家所瞩目 ,如二十四史中的“志”和“书”、“三通”以至“十通” ,都属明显证明。至 2 0世纪 ,制度史研究仍久兴不衰 …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代均平思想尤其是赋役均平思想及其措施的传承脉络,指出唐代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所谓“均平”,其思想来源和经济内容都基本相同,系承袭前代的“调均贫富”和“斟酌贫富”,即要求根据贫富差别相应承担不同的赋役负担。其宗旨是相对平均主义,而非绝对平均主义,因而具有一定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两税法的建立 ,田赋灾免成为与唐宋国计民生关系更为密切的政府行为 ,如何做到及时、如实 ,是宋朝改进唐朝田赋灾免制度的立法考虑 ,其中有不少合理成分。在实施过程中 ,宋朝一直存在地方官员讳言灾伤或检放不实的弊病 ,其原因包括检放程序过于繁细 ,以及其他制度如地方官员考课制度、财政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牵制等 ,不宜以“吏治腐败”一语以概之。  相似文献   
5.
大足石刻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代表作。大足县,唐乾元(758年)始置,石刻的始年历日:“创于晚唐”(892年)。1987年秋,大足文物普查曾建伟组查得尖山子石窟,间有“永徽”(650年)、“乾封”纪年镌记。由是大大提前了大足石刻的上限年,并突破了川东南石窟有纪年的造像  相似文献   
6.
孙吴封爵制度商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吴封爵制度商探陈明光关于孙吴的封爵制度,近年已有一些论著论及,都认为它是一种具有财政经济意义的制度。如《中国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的《孙吴奉邑制考略》一文称之为“封爵食邑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六朝经济史》一书把“封国、食邑”视...  相似文献   
7.
四川摩岩造像柳本尊化道“十炼图”由来及年代探索陈明光柳本尊,史籍失载。据大足宝顶山石窟小佛湾立南宋绍兴十年释祖觉撰《唐柳本尊传》碑①和已查明的“十炼图”造像题刻记载:柳本尊名居直,唐大中九年(855年)出生嘉州(今乐山)龙游县,卒于后晋天福七年。本尊...  相似文献   
8.
大足石刻中与北山石窟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宝顶山石窟造像上万躯,但题材无一重复,内容前后辉映,布列主次有序,表现形式统一而独特,龛窟形制无一异形,石窟中虽刻写有经文、经目、偈语、颂词等数以万计的文字,却没镌刻有乞佛人和工匠师的姓名,更没留下只言片语纪年镌记和“消灾祈福” 之词。显见,它独异于国内各大石窟造像的特点。 宝顶山造像何以独异于其它石窟造像?笔者认为:乃因是自号“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本尊(俗名智风,法名智宗),于宋淳熙六年(1179年)至淳祐年间的七十年左右,以弘扬佛法为宗旨,按道场构思构图,尽平生之力营造的一座曼荼罗。因此,它具有前期各代开凿的石窟没有的特点,本文所论仅是其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昌州治大足和普州治安岳,两县境内均遍布唐、五代及宋时的摩崖造像,都是我国石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大足县与安岳县古今毗邻,在古代曾为一个区域,作为古代文化建设部份的石刻造像,相互间有所影响是很自然的。从地域看,今大足西南部的区乡(中敖、铁山、三驱、珠溪等区域),就是在唐乾元(758年)置昌州、大足时,割普州普康县地置的静南县地,宋初才省入大足的。安岳的文化对大足有影响自不在言矣。更何况晚唐时昌、普二州又为一个政治领域,景福元年(892),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的节度衙门设置在大足,领昌、普、渝、合四州。在景福之前韦还任过普州刺史,而大足石刻又是丰君靖首凿于北山佛湾,两县的文化建设互有影响,更是必然的了。宋以来,两县官吏民互有联姻,更显往来如常。如宋嘉  相似文献   
10.
大钟寺遗址,位于大足县东30公里、万古镇南面2公里的长生村(桥)九组。1986年6月,农民周民泉在大钟寺遗址处挖基建房,发现圆雕佛、菩萨、罗汉像等石刻近百件。大足管所派员勘查后,选捡较成件的雕像(大都头残)、经幢等残品50余件,运存宝顶圣寿寺物库房,通编为5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