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钱明 《浙江方志》2001,(3):78-85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谥成。祖籍余姚.青年时随父迁家至山阴(今绍兴),后在离越城10公里的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山人,学称其为阳明先生,系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田秋的《诫子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读这篇文章不仅会被他的思想和个性所打动,还会熟悉他生活的时间和地点。至于这篇文章的特点,他首先"警告"了后人,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来激励他们;其次,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入手,树立榜样,利用示范效应和模范的力量,启发和教导其后人;第三,从后代的角度来看,他主张"保护"家庭和私有财产,但明确要求后人坚决拒绝不当的"权力利益",即权力所获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昆明坝子宽又宽,六条大河走中间。在昆明的六条河里,最宽、最急的要数盘龙江。因为它派头大,人人都害怕,所以别的河都叫河,唯独它叫江。听见人家这样恭维它,盘龙江得意洋洋,“哗——”的一声,从老山箐里冲出来,直冲冲跑进滇池。然后,气也不歇,又“哗——”一声,从滇池冲进螳螂江、金沙江,接  相似文献   
4.
“肖形”是古人感怀先贤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形象”的直观性与亲近感会更加凸显出其特有的人文价值与社会功能.关于阳明遗像的具体考察,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则拟对阳明遗像中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化历史意义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5.
钱明 《浙江方志》2001,(4):78-85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谥成。祖籍余姚,青年时随父迁家至山阴(今绍兴),后在离越城10公里的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山人,学称其为阳明先生,系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28岁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兵部;曾知庐陵县,历任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南京太仆少卿、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仅认识到王门或王门之外存在“所见而复失去者”的缺憾,而并未意识到一些重要地域的遗漏(如黔中王门)或虽有其名但无其实(如闽中王门)的缺失。实际上,后者的遗漏和缺失要远多于前者的缺憾。黄宗羲不重视黔中王门,与阳明高足钱德洪有关。对黔中王门的评价,最好以阳明的最早弟子徐爱所言为据。日本学者永富青地新近发表的《上海图书馆藏<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について》一文,为黔中王门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献依据。阳明在黔中做的主要事情,是普及文化教育,而不是为了王学的传播和门户的扩张。阳明去世后,贵州曾刊刻过《居夷集》、《传习录》、《文录》、《文录续编》等阳明的各类著作,这是黔中王门对阳明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说的"主动在地化"是指朱舜水为适应日本社会而进行的自我调适.在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孔子像有无数种,面貌不同、形象有异,实属正常,传到周边区域后,出现"在地化"现象也很自然.而塑像、画像的不同,既与不同制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也与制作工匠、画匠的技术水准相关,传到周边国家后,经过各国的自主选择或"在地化"过程,又使形象各异的孔子圣像被并存分祀于各地.这种文化现象,在孔子形象的选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某种外来文化是否能适应输入地的水土条件乃是其能否成功传播并开花结果的关键因素.这一现象在朱舜水所赠日本人的三尊孔子像上表现得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现当代日本阳明学者中,与贵州关系最为密切的有三个人:三岛毅、冈田武彦和志贺一朗。冈田武彦先生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当代著名阳明学家和儒学家,冈田先生对中国文化所怀有的特殊感情。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心甘情愿地为贵州、浙江等地的文化建设与学术振兴作了许多有益之事。今年是冈田先生逝世10周年,为表达对先生的敬意,特撰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