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上个世纪70年代末,正值十年动乱结束、百废待兴之时。当时笔者在一所子弟学校教书,明显感觉到整个社会都洋溢着浓浓的学文化、学科学的氛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提出更是鼓舞人心,当教师的也每每用这样的口号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以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当时,由于"文革"的冲击破坏,科普教育的断档,人们普遍缺乏科学常识,既说不清科学到底为何物,更没能力对科学和伪科学做出分辨,"耳朵认字"就是典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有自己独到观点的文章。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论点:一、翁非维新派,二、翁被开缺是皇帝所为。我们欢迎有理有据敢于打破成见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通过戊戌变法时清廷中央到地方行省权臣对变法所持态度的分析,可得出“戊戌变法时保守势力并非很强大”的结论,对“保守势力的强大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弑君弑父,在封建政治中并不鲜见,这是肮脏的封建政治政体的必然。 戊戌政变过去了整10年,1908年的11月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辞世,3岁的溥仪登基做了新皇帝,他的父亲载沣——光绪的胞弟成了摄政王,光绪的皇后则被尊为隆裕皇太后。看上去过渡还算平稳,一班朝臣仍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上上下下也觉察不出什么异常。但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却惴惴不安,他揣测戊戌年的那笔老账可能要被翻出来清算了,当年正是自己走的那步棋,导致了维新派的全盘皆输,把光绪帝给害得不轻,虽说得到了老太后的赏识,有了10年的官运亨通,可现今老太后死了,保护伞没了,  相似文献   
5.
陈夔龙是清晚期由贵州走出去的一位汉家贫寒子弟。从兵部的六品主事到一品封疆大员,他仅用了13年时间,如此"火箭升职"自然引来猜测纷纷。议论得最多的莫过于"夫人路线"说。陈夔龙一生有三任夫人,前两任名不见经传,第三任许夫人出身名门,但这许夫人得以在京城的达官显贵间抛头露面的时候,陈夔龙已是西太后所瞩目的顺天府尹了,没有陈的显赫地位,许夫人哪有出入社交场合的机会?再  相似文献   
6.
正论及戊戌变法,往往绕不开一个叫文悌的官僚。此人在变法期间因一度兴风作浪而遭到光绪帝的严厉斥责,丢了官职,弄得灰头土脸;政变发生后又因得到西太后的赏识而被重新起用,一度春风得意。说起来这也算得上是个人物了,但不知何故,此人见诸正式史料的东西却很有限,就连《清史稿》上的那篇《文悌传》也没多说他两句,既视他为名御史,为他立传,却又闪烁其词,连其何年生死都没给个正经说法,颇令人费解。笔者谨从拾掇到的只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有自己独到观点的文童。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论点:一、翁非维新派,二、翁被开缺是皇帝所为。我们欢迎有理有据敢于打破成见鲍文章。  相似文献   
8.
张荫桓之死     
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位志士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殊不知"六君子"之外,还有一位捐躯者不应被遗忘,虽说他遇害不在菜市口,遇害时间也比"六君子"晚了近两年,但他也是因那场变法而获罪,也是面对砍头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成为因变法而殉难的第七位君子。这位值得后人称颂的维新志士,就是官至户部侍郎兼总理衙门大臣的张荫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