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若平 《百年潮》2007,(11):66-69
陈独秀与周作人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人物,两人有过一段很密切的合作时期,这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也就是周作人参与陈独秀主持《新青年》杂志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后,北京和上海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这两次活动都不仅仅是群众性的纪念仪式,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号召继承"五四"革命精神,表达对现实服务的方向;另一方面则书写着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即将展开的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意义,即为新中国确立了一个新的思想坐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以"五四"为中介而实质上是为了引导和塑造新思想的纪念活动方式,成为后来"五四"纪念的传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领导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五四”一词早已内化为一种思想符号,其“内化”实由伴随现代中国时势转移而不断演变的“五四”话语所造成。这种历史现象意味着两层含义:其一,“五四”话语随时势转移而变换其意义,而意义的深度与广度则取决于“五四”话语对时势的阐释状态;其二,对“五四”历史价值的释义过程,实际上是“五四”不断被赋予意义、不断被追认价值、不断被叠加内涵的过程。那么,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生成的呢?也就是说,“五四”内涵的意义扩张,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呢?考究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考索“五四”话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鲁迅风波":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著作已成为经典,不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是公认的事实.而且这在鲁迅生前业已发生,是在各种思想争论中历史地形成的.自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以来的20余年间,鲁迅及其思想又遭遇挑战,这已不是经典形成的话题,而是挑战经典本身,由此而引发的纷纭评说,人称"鲁迅风波"."鲁迅风波"虽经几起几落,但其背后隐藏的,不啻是鲁迅经典文本的现代阐释,尽管阐释有严肃的,也有调侃的,但都是借阐释鲁迅以表达某种当代思想诉求.因此,关于鲁迅的不同层面、不同取向的论争,凸显的无疑是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由群众组织创办的各类小报,简称文革小报,它是研究文革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文革小报一般由地方群众组织创办,刊载符合该组织政治倾向的社论、评论及批判文章,选择性地转载同一政治倾向的其他组织的文章,刊登来自中央或省的会议或文件及其相关精神,反映不同派系组织之间争斗或争论的问题,适量刊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化是一个关乎道路选择的社会历史过程,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式现代化”庄重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战略构想,超越了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现代化设计,其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