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凉州 (包括古浪县 )地处边陲 ,其居民成分多以内地移民及戍边士卒后裔为主。由于历史上代有豪强割据 ,再加交通闭塞 ,故民间方言中蕴藏了不少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有力地回答了“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这样的历史考问。在我童年的时候 ,如果和小朋友们吵吵嚷嚷 ,闹得大人心烦 ,就会听到严厉的申斥 :“滚开 !把人过扫的 !”所谓“过扫” ,就是令人耳根不得清静之意。但在很长时间里 ,我不知道它正确的写法究竟是哪两个字 ?直到长大多读了几本书 ,这才明白 :“过扫”就是“聒噪”———一个非常古老的汉语词汇。我国著名的“五经”之…  相似文献   
2.
竹本是竹狗非狗赵燕翼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绿竹青青》一条,专以纠正后世注《诗》者的谬误。《诗经.淇奥》有“绿竹青青”、“绿竹猗侍”句,西汉时的《诗》学大师毛亨、毛英将“绿竹”分为二物:“绿”为“五刍”,“竹”为“篇竹”。东晋著名的训话学家郭虞,进...  相似文献   
3.
我国引进西方有线电报技术,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而西北地域辽阔,电讯传输设施投资巨大,故迟至十年之后,才开始在甘肃创办。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二月,于省会兰州设立电报局,积极督工架设线路。十月,东起西安、西至肃州,全长2900余里的电线架设完成,计耗工料银20万两。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由于甘肃地处边陲,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贫乏,故对此新奇事物感觉神秘,称电线杆为“洋杆”,而多存有戒心。光绪十八年(壬辰)陇东大旱,泾州(今泾川县)旱情尤为严重。当地群众以为“洋杆”收电,故天不下雨,此一谣传不胫而走,引起人们极大恐慌与激愤,遂酿成一场拔除电杆的自发暴力  相似文献   
4.
甘肃地域辽阔,东西长1600余公里。自秦汉以来,多次从内地“移民实边”;屯垦军卒,亦常滞留戍地;且不断与西北各少数民族交流融合,故方言土音极为繁杂。陇东毗邻陕西,该地区民众口语近似秦腔。有人戏以平凉方言改杜牧《清明》诗云:“请明时节雨法法,路上行人可咋价!借问酒家哪搭有?牧童遥指在哇哇。”颇能传达关中方音神韵。曾有一则笑话:有个甘谷(属陇南)小贩挑两箩筐货物,在兰州街头吆喝叫卖:“买枪来,买枪来!长枪、短枪、盘盘枪,  相似文献   
5.
我是1947年秋天由故乡古浪“盲流”到兰州的。在此后约两年的时间中,我所经历的苦斗生活,曲折地反映了那一时代西北边城的社会面貌。现在,就以我当年出走第一天的旅途日记,作为这篇回忆文章的楔子———10月27日深秋时节,早晨满地白霜。天色阴沉,凉风嗖嗖地...  相似文献   
6.
蛤蟆教书     
蛤蟆教书赵燕翼蛤蟆镇郊,有状元坟。其墓碑底座,以花岗岩精工雕凿,呈蛙状;努目鼓腮,昂首向天。尝于静夜,嘎然长鸣,声闻数十里。乡民崇敬若神,遂渐以“蛤蟆”成地名。据传,五百年前,该镇状元生肖属猴,乳名猢狲。幼时性格乖张,不喜读书。且少年贪杯,人称“醉猴...  相似文献   
7.
武威青年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祭》,是一部难得的佳作。自2000年10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以来,除被评为“上海优秀图书”外,近又入围“全国优秀图书”评选之列。同时荣登“2000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排行榜”,为五部上榜作品之一———真可谓好评如潮。《大漠祭》采用了大量河西特别是凉州地区的方言土语,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地方色彩。但由于作者年轻,对产生于旧时代的有些民谚成语,缺乏深入的考证研究,“拾在篮里便是菜”,难免出现不少讹误。我有幸与雪漠为“大凉州”同乡,故不揣冒昧,试举二三实例,稍加辨析,供作者…  相似文献   
8.
天马之歌     
匈奴崛起漠北,西侵河西,逐乌孙、月氏,断丝路交通,遂使汉关烽火连天,边民鸡犬不宁。汉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兵万骑,西征匈奴。将军带兵,横穿祁连山,出大斗拔谷,向居延海挺进。沿途百姓,壶浆盘果,以迎天兵。将军过来了,骑赤兔马。帅旗猎猎,在高原三月大风中飘扬。一武士腰悬宝刀,马前护卫;二军汉抬丈八长矛,马后紧随……黄沙百战穿金甲,誓扫胡尘不顾身!突然,路旁跳出一童子,拦住将军马头。护卫武士眼疾手快,犹如老鹰抓小鸡,一把逮住小顽童。将军高坐马背,问道:“何来狂儿,想做什么?”童子高声回答:“我要从军!…  相似文献   
9.
1927年4月23日凌晨五时发生的里氏八级地震,将古浪善城夷为平地。劫余仅存的建筑物,只有火庙楼子和杨家牌坊两座。火庙楼子(或称燃灯佛闽),座落在上城石坡头大路口,木结构,共三层。第一层为门洞式,建立在高约15米条石砌成的墙基上,下供行人车马通行;第二层距地面约35米,向西一面敞开,常被做为临时舞台,供开会和演戏用。最高一层飞檐斗拱,青瓦盖顶。杨家牌坊在原鼓楼北侧。坐东向西,临街修建。为门式单牌楼,基座用四根石条“人”字形卡住木柱,极为稳固。顶部四角飞檐,上挂风铃两对。每当风起,即叮噹作响,声音清亮悦耳。牌楼正面有竖匾“圣旨”二字;其下横刻“旌表扬氏  相似文献   
10.
肃州月令     
“月令”,为我国古代“物候学”。最早见于《礼记》及《吕氏春秋》,其与农业生产至关紧要。然中国疆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别大,按占月令实难尽符;故有人另拟《广南月令》,以标志本地区时序特点。此类记述,甘肃亦有之。如清乾隆时编修的《肃州志》,即载有《肃州月令》。细审内容,则可概括整个河西三地区(酒泉、武威、张掖)气象物候。全文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