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本不断加紧的侵华步伐 ,汪精卫开始形成“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对日外交思想。一·二八事变后 ,汪精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并将之作为汪、蒋合作的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指导方针。这一对日外交方针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和中日关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后来汪精卫的叛国投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2.
叶挺的一生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北伐是时期的“铁军”名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军长和抗日英雄;但很少有人知道,1932—1937年叶挺曾在澳门长期居住,并积极从事多项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废约外交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政府在其统治时期,曾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权益,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但过去史学界对此问题探讨不够,笔者不揣浅陋,拟作此尝试。  相似文献   
4.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省会迁移的原因既有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的因素,也有经济及政治因素,而郑州由于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以及便于领导全省工作等优势,使它取代了开封的省会地位。从1951年河南省会初步获准迁至郑州,到1952年正式确定迁移,再到1954年基本完成迁移,广大干部群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会迁移对河南省以及郑州、开封两市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汪精卫与三·二○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鹏 《百年潮》2004,(5):54-56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身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孙中山的亲信,凭借其起草孙中山遗嘱、亲受遗命的政治资本,并获得国民党左派、中共及苏联顾问的大力支持,先后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党军及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主席等职,掌握了国民党和广州政府的党政军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领袖.  相似文献   
6.
汪精卫死前曾留下《最后之心情》一。在该中,他竭力为自己投日卖国辩解,至死不忘反苏防共,乞求国人同情宽恕于他.叮嘱亲信务必实现宁渝合流。但历史是无情的,汪精卫的汉奸罪名是洗涮不掉的;  相似文献   
7.
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曾一度迁都洛阳,并定洛阳为“行都”。因国民政府在洛仅10个月时间,故这一段史实渐为人们所淡忘,为史家所忽视。然而,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件大事.我们有必要对其背景、经过和影响细加探究。  相似文献   
8.
谢晓鹏 《安徽史学》2021,(2):105-111
抗战时期,在河南等广大沦陷区,日伪当局出于配合日本侵华战略、增加日伪财税收入的需要,大肆推行一系列烟毒政策.然而,该政策在当时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加日伪财税收入的同时,一方面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威胁到日伪的统治秩序,特别是影响到伪政权的吏治和公职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关于汪精卫及汪伪政权的研究资料,同时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汪精卫生平传记陆续问世,另外在北京还召开了两次以汪精卫和汪伪政权为主题的学术会议,这些都推动了汪精卫及汪伪政权研究的良性发展.近30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汪精卫的方方面面都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学者们发表的有关论文及论著来看,对汪精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汪精卫、大革命时期的汪精卫、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汪精卫的人际关系、汪精卫的政治思想等几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修正了不少学术观点.然而,在中国大陆的汪精卫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谢晓鹏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划分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时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程序论"。晚年,他又据此制定了著名的《建国大纲》。由于他的过早去世,这一设想并未能实施。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