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全国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百业待兴,现代方志学事业亦逐渐复苏。继而幸逢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大好机遇,全国兴起第二次新方志编修高潮,现代方志学在此阶段获得极大的发展。现代方志学在本阶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改革传统方志、创编新式方志成为客观的需求。其间,志家学从多方面进行了方志变革创新的探索研究,并多有建树,促使在我国封建社会流传千百年的旧方志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不仅顺应了社会的潮流,促进了民国时期方志的发展,而且为今日方志记述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首次进行的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新方志编修,应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第一轮修志”。  相似文献   
4.
扬州自南宋时期开始续志之风蔚然兴起,历代续修的志书中不乏佳构,其中,尤以《(嘉庆)重修扬州府志》深得学界称允。该志凡72卷首1卷,装订成48册,全书达100多万言,其规模篇幅不啻在扬州古代志书中首屈一指,就是在我国古代旧府志中,亦可入鸿篇巨帙之列。特别是其以体例门目设置精当,内容记述详博,编纂举措得法,资料考辨甄审,不失为一部精工续修之良志。梁启超在总结清代方志学成就时,对“其间经名儒精心结撰或参订商榷”,而成“可称者”的志书中,历数了“嘉庆扬州府志”。①《中国地方志辞典》这样评价道:“此志体例整秩,考据严审,材料富实,历…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一轮地方志编修及伴随而起的方志学研究正在全国兴起,它标志着前后经历了二三十年时间的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首轮方志编修及方志学研究基本结束。对这段现代方志学构建与创新探索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其深入了解,正确评价,而且有助于人们由此探寻规律,汲取借鉴,促进新一轮修志及方志学研究工作,促进现代方志学的建设发展和中国方志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本文拟对此作一历史的回顾,并试作一粗浅的归结性的探论,以期促进这方面研究的深入。一、方志编修及方志学研究的复苏新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兴起过一次全国性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近代方志学是方志学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研究其分期是深入、系统地研究方志学发展历史的需要。分期不仅要考虑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更应依据学科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变化状况来划分。本提出近代方志学的几个分期。并说明了各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之地有着悠久的地方志编修的历史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前的旧方志,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名家辈出,传世佳作众多。新中国建立以后,江苏的方志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而且获得新生发展.60年来。江苏地方志事业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成为与江苏社会发展相随相伴的一项社会事业,成为日益兴盛的千秋之业。本文拟就新中国60年来江苏地方志事业创立发展的主要状况略作阶段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清代扬州府志纂修方略对当今续志的启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扬州府在续志的纂修中,施用了一些得当的举措,如根据实际确定续修方式;增新中注重补旧:因时而进增新增色;遵行资料注出规法;注重考证研究。这些举措不仅在当时促进了志书的纂修,而且也对当今的续志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的五项“职责”中有“组织整理旧方志”,“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这表明,组织整理旧方志和开发利用地方志工作,今后亦是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法定工作职责,这方面的工作与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工作处于同样的地位。而从现有的工作基础和实际操  相似文献   
10.
扬州学派是我国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他突起于乾嘉学术盛世,滋衍发展绵延二百年,因其学术研究融会贯通,独树新帜,故而取得了硕大的学业成就,学术成果遍及各个领域。扬州学派在方志学研究方面亦是有所作为,成就斐然。其间,其代表人物诸如焦循、阮元、刘淇、刘宝楠、刘师培等,不但积极参与志书的编创实践,编撰出一批名志,而且深入展开方志理论研讨。其所论,不但在当时产生积极作用,而且有裨于今日方志学理论的研究探讨,对今日志书的编修和续志工作带来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