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救灾方针关系到救灾工作的发展方向、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救灾方针。从其基本脉络来看,救灾方针不断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新救灾方针体现了一种官民有序互动、科学分工、以人为本的现代救灾理念。但总体来看,在新的方针指导下,救灾社会化的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灾荒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遭遇了极其严重的灾荒,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灾救灾运动。重视灾荒的记载和研究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但关于建国初期灾荒史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建国初期灾荒史的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救灾工作社会化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体制下,拓宽救灾门路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政府救灾遗留的问题,优化救灾效果。1949年来,中国救灾工作的社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个人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救灾格局,但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机制尚不完善,发挥作用的渠道比较单一,仅以动员社会捐赠为主,仍存在发掘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建国以后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中共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文化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建设。1949~1956年中共在文化领域主要采取了改造与建设并举的文化政策,一方面对旧的文化进行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