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树伟  苏勤 《旅游科学》2010,24(5):56-63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案例,基于意象地图调查,探讨旅游者空间意象的基本要素构成、意象要素感知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中共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五要素在总体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有一定差异;(2)五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其中节点与边界要素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最高,是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3)五要素的感知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景区核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性特征,即“核心一边缘”空间模式,该模式的形成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十五年来真实性在国内外旅游中的研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玲  苏勤 《人文地理》2012,27(3):118-124
旅游界对真实性研究了四十多年,尚无统一的定论。近十五年是国内外真实性研究的大发展时期,更是填补了国内真实性研究的空白。本文主要着眼于近十五年来真实性在国内外的研究,分别从理论研究、真实性与旅游保护开发、真实性与旅游经营管理、真实性与旅游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出国内对真实性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得到我国未来对真实性研究的方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开发区已经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转型。旅游业作为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第三产业,在开发区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旅游新品牌形象难以树立、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和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不高等,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研究区及其它处于相似境地的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丽荣  苏勤  张红霞 《人文地理》2007,22(5):99-102
屯溪区作为黄山及众多景区的集散地,随着过往游客的增多以及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城市游憩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从游憩场所和活动、游憩目的和游憩时间等方面分别对屯溪区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游憩需求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实地考察评价提出完善屯溪区城市游憩功能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春雨  苏勤  徐波 《人文地理》2011,26(6):107-113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流动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是目前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行为地理学视角,以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江苏、山东、安徽的三个样本村为典型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统计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类型主要有本地农业就业型、本地非农就业型、外地流动就业型三种类型,分析了各就业类型的空间行为特征: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预期就业的环境感知都不强,感知强度与距离和生活环境关联密切;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空间类型劳动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普遍存在兼业现象,且从事的行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满意度以本地非农就业型为最高,其它两类满意度都较低。  相似文献   
6.
国外有关旅游者家庭旅游决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旅游市场作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在近40年来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家庭旅游的决策阶段与决策因子、每个决策阶段及因子的主导者和影响者、影响角色分配的核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入手,对国外有关家庭旅游决策制定过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旅游研究人员和营销、经营管理人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第二居所旅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流动性范式下,旅游正经历从单一化的观光到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转变,旅游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步被打破。一种基于“休闲度假”与“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第二居所旅居现象方兴未艾,并因其独特的流动性特征及引发的新的“人-地”互动关系,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第二居所旅居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旅游地理学“人-地”关系为研究脉络,对第二居所旅居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基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内容体系。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我国现有研究对第二居所旅居引发的新的“人-地”关系关注相对较少,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后,基于旅游地理学的本质特征,按照人地关系理论的“要素与结构-特性与演化-作用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研究主线,对未来第二居所旅居研究提出展望,以期形成具有旅游地理学特色的第二居所旅居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以西递-宏村为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孙静  苏勤 《人文地理》2004,19(4):37-40
分析了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特点,在对皖南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居民、游客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古村落旅游资源存在的视觉污染严重。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古村落视觉影响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并找出对策,提出视觉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城市贫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指出新城市贫困已经对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发展以及城市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面临新城市贫困的严峻现实,我国城市发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扩大就业应当是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手段;而城市规划必须关注城市的社会发展,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内容以及规划实施的管理上进行深入反思并作出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10.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类型研究--以世界遗产地西递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按利益追求和行为方式划分的下游细分市场能够对旅游者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分类,确定旅游地真实的细分市场结构,有助于改进旅游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效率,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西递为例,在对旅游者动机、利益追求和行为模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聚类的方法,根据主导动机的不同将西递旅游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专业型修学旅游者、探求型文化旅游者、发展型文化旅游者和消遣型文化旅游者,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人口社会属性、旅游行为及利益追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