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鸠摩罗什(344—413),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祖先是婆罗门贵族,在印度世袭国相高位。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亲鸠摩罗炎,聪懿有大节,在他将要接任相位的时侯,辞避出家,皈依了佛门。他东渡葱岑(今帕米尔),来到中国.龟兹王闻其名,亲自郊迎,请为国师。龟兹王有妹妹耆婆,年方二十,才悟明敏,过目必解,一闻则成诵,是位才女,诸国争聘,她都不应,但一见鸠摩炎,便锺情于他,龟兹王强迫鸠摩炎娶了她,她就是鸠摩罗什的母亲。结婚后生下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鸠摩罗什的汉意是童寿,他父亲是印度移民,母亲是龟兹人,生于国内,因此他是有印度血统的中国少数民族。龟兹是汉代西域五大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之北的丝绸之路要道上。汉武帝初年张骞通西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知道沈从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西方伯乐”的马悦然先生,在沈从文先生逝世后三天,以《中国人,你可认得沈从文?》为题,发表了一篇表达自己扼腕之痛的悼念文章。马悦然先生是瑞典皇家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为了使沈从文得到他应有的世界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前些年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甚至努力将沈从文作品译成瑞典文。译著在1988年8 月出版,可是沈先生却在5月去世了。上一年文学奖颁布时马悦然曾说:“等着看明年,我对明年最有希望。”然而沈先生等不到下一个十月就走了,中国失去了产生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机会。 到现在,沈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  相似文献   
3.
胡戟 《丝绸之路》2010,(24):27-31
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能将历代人对当时国家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与现在作比较,就可以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本文以唐人诚信故事为例,论述了大唐精神中最有价值的自爱、自信、自尊和让天下人折服的诚信。  相似文献   
4.
1.腐败的封建专制酿成的惨剧 象征大唐中衰的安史之乱,是马嵬事变的前因,而杨妃之死,又将那幕长达八年的历史悲剧推向高潮。关于酿成这场事变的原因,众多史家各有精辟的分析,诸如边陲形势的紧张,军政制度的紊乱,内轻外重的变化,军费财政的拮据等等。多不尽把责任归到明皇个人的昏愦怠忽,即不再用英雄史观的翻天版罪人史观的眼光来解说一切。然而无论讲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要把那原因和原因的原因说全说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笔者的直感,天宝末年可怕的腐败政治,深深根植于专制政体中的癌毒,是那酿造剧变而难有回天之力的祸根。 且不说…  相似文献   
5.
2 0 0 0年 9月 ,在国家积极实施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工作中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建成立。为充分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 ,中心已举办“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变迁与治理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西安 ,2 0 0 0年 11月 )、“西北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西安 ,2 0 0 1年 11月 ) ,即将举办“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甘肃天水、成县 ,2 0 0 2年 8月 )。对于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面貌及其变化过程 ,尤其是对于引起这种变化的动力因素的研究 ,学术界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同时还存在不少分歧意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一贯关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前沿领域问题 ,尤其是历史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现发表一组以“西部开发的历史反思”为中心内容的笔谈文章 ,欢迎读者对各位作者发表的见解 ,展开讨论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和称帝的一个时期里,曾大规模地施用滥刑,她“委政狱吏”,“以刑法理天下”。由于“刑法滥酷”,被时人詈为“淫刑之主”。滥刑或称酷吏政治,是武则天为维护自己的专制权力而使用的重要手段,施行这种恐怖政策长达14年之久,有其发生、发展和终结的过程。文明元年二月唐中宗被废后,武则天看到宗室大臣对自己心怀不满,“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实者不问。”造成“四方告密者蜂起…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寅恪先生 ( 1 890— 1 969) ,6岁起在家塾和家办学堂读书 ,得益于义宁陈门家学 ,打下国学基础。 1 2岁至 3 6岁间又多次飘洋留学 ,前后断断续续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 ,合计约有 1 8年之久。一生治学广泛涉猎史学、文学、佛学、敦煌学、东方古文字学、比较语言学等许多学科 ,自称“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①,特别钟情于他界定为中国中古时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留下名著四稿一传 ,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和《柳如是别传》 ,以及 1 0 4篇论文 ,还有近年陆续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