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璲的书法     
明代早期书坛上称著一时的"三宋"中,宋克、宋广的书法风貌我们不陌生,唯独宋璲的墨迹却极为罕见,即使收藏法书名画很丰富的故宫博物院,也只有他的一通尺牍(见图)和一段跋尾书。尺牍为《敬覆帖》,行草书十五行,清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中著录,纵26.7、横52.8厘米,本幅上钤有"王望霖印"、"友石"、"项子京家珍藏"、"卞令之鉴定"等收藏印。帖文释为:"璲敬覆,别来数日,便觉鄙陋顿生,第未知何时  相似文献   
2.
章草书,广义而言是汉代通行的隶书草写法;狭义而言是在隶草的基础上进而规范化的一种专门书体。章草书盛行于东汉末期,历经魏晋时代而渐成衰势,隋唐以后罕有书者。故宫博物院新近征得的原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隋人书《出师颂》恰恰弥补了章草书发展末期的历史空缺。本文简述章草书之由来以及古代章草书家的简况,以便读者从中了解隋人书《出师颂》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著名书画家所创作的佳作,往往有当时或后来的仿伪者用摹、临、仿等手法再造的伪作,有的甚至伪作多件,流传下来便形成书画鉴定中的“双胞”或“多胞”公案。人民美术出版社近年出版的《王原祁精品集》中即收有两组“双胞”作品,其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山水图》卷和辽宁省博物馆藏《仿古山水图》册,其二为上海博物馆藏《仿高克恭山水图》轴和辽宁省博物馆藏《仿高房山山水图》轴。作者对这两组作品的艺术风格、收藏流传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确定了何为王原祁原作,何为伪作。并希望藉此加强对真假对比、鉴定的研究,以厘清画家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历史演变规律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凡事物皆有其发生、发展、衰微、消亡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则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仿佛使之按照“既定轨迹”运行,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形态。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演变自然也是如此。那么,书法艺术的历史演变规律是怎样的呢?又是  相似文献   
5.
张雨生卒年考——兼谈三件元人作品的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雨,元代著名道士,初名泽之,字伯雨,号贞居,又号句曲外史,钱塘人。工诗书,与当时的诗人、书画家、僧道等人多所交往,为一时名士。关于他的生卒年久已成为《疑年录》中的问题。因其与元代文人书画家颇多交往,元人书画作品中多有他的题跋或有涉及到他的题识,所以考订其生卒年,特别是他的卒年,对于著录中的和迄今仍传世的元人书画有着鉴真辨伪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此略作考辨如下。  相似文献   
6.
书法史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的历史现象千变万化,其中有些现象形成为艺术历史链条中的环节,往往可以体现书法艺术发展的脉络,十分耐人寻味。本文试择三题加以探讨,目的在于揭示这些历史现象所寓的本质。 一、钟、张、二王书法的优劣之争 汉末、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自觉的时代。作为书法自觉的表征之一,出现了钟  相似文献   
7.
元揭傒斯所书《真草二体千字文》卷向传为其著名书迹,曾以珂(王罗)版影印并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法书选集》中,又曾入目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迄今尚无人提出疑义。世传揭傒斯的书法墨迹尚存数种,多是跋古法书名画的题跋书,与此卷书法不相类,故引起本人的疑问。经考鉴,此卷书作确有问题,应是一种伪书。又,本人发现明陆士仁曾伪做过文(?)明、祝允明的书法,颇疑此人当不只是伪做文、祝二人书,而该卷书法确与陆士仁本款书作《四体千字文》有相合处,故又初步认为此卷书法亦出陆士仁之手。以下就有关问题,逐一讨论。一款识中的问题揭傒斯的《真草二体千字文》,前有明王逢元的“智永千文”四字引首,卷后又有明刘瑞一跋,以及明袁衮、徐伯虬的两行观款。因  相似文献   
8.
董其昌命名自己的斋室为“画禅室”、“墨禅轩”。顾名思义,他要在书画创作中体现禅意。因此,研究董其昌的绘画艺术不能忽视其这一创作主旨。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董其昌几件典型作品的评析,试以说明董其昌是如何画禅的,并进而说明他为什么要画禅,以及我们对这一艺术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有关文徵明辞官的两通书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曾官翰林待诏,人称“文待诏”。工诗书,擅书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人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中的“文先生传”记:“以故先生书画遍海内外,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而环吴之里居者,润泽于先生手几四十年。”王世贞正是这“几四十年”时的当代人,其所见、所闻必无虚谬,而世传文徵明的书画作品确是真赝混淆,以至成为古书画鉴定研究的重点之一。所谓“润泽”一词,说得太客气了,因为传世文氏书画不仅有代笔的一种,更多的是仿学者的伪书、伪画。据迄今的鉴定研究,我们已经知道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兄弟以及文氏弟子钱穀、居节、朱朗诸人曾为文氏代笔作书画,应该也不排除他们径直地进行伪作。但“环吴之里居者”中还有更多的人伪作文氏书画,是我们迄今尚未知姓名者,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