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交乐汉墓群是我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兴仁县雨樟区交乐乡方圆数望的范围内,初步查知有几十座。该墓群首次于1975年在贵州省博物馆进行的考古普查中发现,并在当年对其中的五座进行了试掘,材料发表在《文物》1979年第5期。 1983年春,交乐乡龙树脚村农民邵凤阳在其责任地内种树时发现长方形卷顶石室墓一座,从中掘得铜质的车马、摇钱树、人俑、连枝灯、钱币以及陶器、玉器、琥珀饰件等大量的珍贵文物,总计达数百件之多。  相似文献   
2.
由于银器对于环境中腐蚀介质的敏感,致使大部分银器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变色和锈蚀。在出土文物中,此现象表现犹甚。笔者就自身所从事的“文保”工作角度,向读者介绍有关对银器锈蚀变色的成因、除锈的方法和进一步封护又对文物无害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对贵州务川出土青铜器与先秦化作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先秦化对贵州化影响的历史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1978-1979年,贵州省博物馆在威宁县中水区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在出土的器物中,有两件铜质“鼓形器”因其制作工艺和质地的粗糙,加之埋藏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破碎不堪,仅一件经修复后能基本成形。在整理编写《威宁中水汉墓》报告时,笔者即对修复后的该器用途及定名提出一些看法,但由于当时工作繁忙及其它诸多因素,便暂时统一以“贮贝器”而命名。近来笔者再三思虑,认为若延续以往,再以“贮贝器”命名下去,一则怕误导他人引用资料;二则觉得实在有屈于器物本身。故将自己的拙见解述如下,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柱出木青铜器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贵州省博物馆调查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出水青铜兵器及相关资料,由于其中部分器物于全国首见或罕见,且极有可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众所瞩目的古“夜郎国”有关。因此,引起了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等有关专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有幸对其进行了整理研究,得到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将材料公诸于众,翘盼各方专家、学者发表高见,共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发挥光和热。  相似文献   
6.
近年,贵州省博物馆调查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出水青铜兵器及相关资料,由于其中部分器物于全国首见或罕见,且极有可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众所瞩目的古“夜郎国”有关。因此,引起了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等有关专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有幸对其进行了整理研究,得到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将材料公诸于众,翘盼各方专家、学者发表高见,共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发挥光和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