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祝青 《沧桑》2010,(3):157-158
道德教化的目的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把国家或社会倡导的价值观转化为个人和社会群体一致认同的价值观,把国家或社会的价值标准转变为个人和社会群体都自愿尊奉的价值尺度,从而规范个人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实现个体价值目标和集体价值目标的统一。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个体并没有完全内化教化的内容,即使内化了有时也没有完全外化为道德行为,产生了道德蜕化。通过对道德教化、内化和蜕化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原委,为我们重新反思道德教化提供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祝青 《沧桑》2010,(2):167-168
道德意志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以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依据是把道德理解为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并由此推出道德意志就是以这种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道德意志活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忽略了其任意性与主观性。所以,仅仅以客观的、普遍的善来规定意志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道德意志应该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道德意志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以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依据是把道德理解为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并由此推出道德意志就是以这种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道德意志活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忽略了其任意性与主观性。所以,仅仅以客观的、普遍的善来规定意志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道德意志应该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