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展示文物的同时,还力图构建出商代江南的历史图景。这个展览引发出了对文物和公众考古学的意义、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拼接”关于“过去”的历史图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齐 《南方文物》2014,(3):139-144
夏鼐先生成长于一个提倡以科学和实业救国的时代,科学救国的志向激励着年轻的夏先生远渡重洋。海外求学的经历使夏先生系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和文化,培养和具备了世界性的胸襟和视野。但中国从民族危亡走向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强的艰难历程,又使夏先生的思想意识中带有民族性的维度。世界性与民族性贯穿在夏先生一生的学术追求和学术活动中,彼此交织。  相似文献   
3.
<正>微信朋友圈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能,那就是新书速递。前段时间在朋友圈接连看到关于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的通识读物《第五次开始》的评论(1),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在京东网站购书时,徐坚先生翻译的中文版与201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版并置。有趣的是,两个版本的封面形成鲜明对比:中文版封面图案是白色的球形多面体,分割球面的金色线条离开多面体向上延展,似乎指示着未  相似文献   
4.
施劲松  王齐 《南方文物》2010,(3):120-123
<正>一2010年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逝世400周年。利玛窦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到达澳门,后至肇庆、韶州、南昌、南京,最终于1601年来到北京定居,直到逝世为止。利玛窦来华的意义既不同于张骞为联络西域诸国  相似文献   
5.
王齐 《南方文物》2013,(2):108-112
当历史领域的"宏大叙事"模式渐渐被片断的、断裂的现象所取代之时,《夏鼐日记》的出版不仅为我们全方位了解这位学术大师的心路历程提供绝佳的机会,而且还能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乃至现当代历史的有益"增补"。与夏鼐先生同时代并有着相似经历的钱鐘书先生也留下了名著《围城》。本文尝试着对《夏鼐日记》前三卷和小说《围城》这两部不同的"作品"进行"互读",以期进一步理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及那一代学人的风范。任何"作品"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视角",但倘若各种不同的"视角"彼此交织、互为补充,那么,关于"过去"图景的立体"拼图"就会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6.
王齐 《南方文物》2014,(1):151-155
本文以《夏鼐日记》为文本依据,围绕夏鼐先生在从事考古学研究半个世纪中走过的不同地点,交往的不同人物,梳理了夏先生在考古学门内的人生轨迹,旨在理解生于忧患的有良知的一代知识分子"学术建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王齐 《南方文物》2022,(5):241-247
莫蒂默·惠勒(1890—1976年)是出生于英国的世界考古史上的知名人物,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罗马艺术与建筑、英国史前遗址、罗马帝国与英国的关系以及印度-巴基斯坦考古。他在皮特·里弗斯将军提出的考古发掘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科学的田野考古方法,他主持的梅登堡发掘达到了他所在时代的前所未见的高度,为田野考古树立了新标杆。与此同时,惠勒热衷于发展考古教育事业和公共考古事业,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在留学英国期间,尤其是1935至1936年间,曾跟随惠勒学习田野考古方法,并参与了1936年夏天的梅登堡发掘。新中国成立后,夏鼐阅读了惠勒的多部新作,追踪了惠勒的考古发掘技术和思想。本文将依据《夏鼐日记》所记夏鼐与惠勒的交往和对惠勒著作的阅读,勾勒出一段学术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