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于对抗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苏联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对尼援助计划也随之启动.由于受本国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苏联对尼援助的主要领域是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对尼援助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其在南亚的战略影响,防止尼泊尔加入西方阵营,同时希望孤立中国以及在尼泊尔培养一个亲苏政权.  相似文献   
2.
1960年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毅然解散了议会、取缔了党派,实行所谓的潘查亚特民主制。本文①认为,这一制度的推行有着较为复杂和敏感的时代背景。摆脱印度的控制和自主进行民族国家建设是这一制度推行的主权背景;传统势力的阻碍和政党不够成熟是议会民主制在尼泊尔短命的重要原因;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印度教的传统政治文化又决定了王权在与党派力量的较量中占得了上风。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战略利益的全球性决定了它与苏联之间的冷战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之下,冷战初期,美国对尼外交政策就必然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战略目的.美国不仅希望在英国殖民撤退后在南亚扩张势力,而且力主保持尼泊尔的主权独立和政局稳定.同时,美国也希望尼泊尔朝民主制方向发展,并向西方靠拢甚至与西方集团为伍.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通过及时给予外交承认、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及与印度进行合作等方式,对尼泊尔施加影响.从结果来看,美国仅实现了其有限的战略目标,与其预期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亚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土著争取公民权运动不仅不断走向深入,而且其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并在1967年迎来了一次决定其公民身份的全民公决。土著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除土著群体自身努力与斗争之外,非土著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与支持可谓弥足珍贵,当然与"白澳政策"的日渐褪色也存在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5.
王艳芬 《史学月刊》2001,22(6):116-122
英国从其广大的殖民地撤退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既是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本质性结果,也带有宗主国适时“非殖民化”的色彩,但二者所处地位不同。前者作为主导因素,决定了事件的性质,其强烈程度决定了后者的进程;而后者只是一种策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隐蔽的殖民统治手腕。这一点在一些殖民地都有所表现,而在马来亚则表现得较为典型。在马来亚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之时,伦敦方面先是拖延、推迟马来亚的独立,后是培育倾向于英国的当地政府和领导人,以便有效地储蓄其自身的巨大利益。  相似文献   
6.
论二战期间澳美军事同盟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演进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保持与英国传统关系的同时,寻求美国对澳的安全保护.二战以前,由于受制于澳英隶属关系以及美国对外战略的价值取向,澳美关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战争的特殊背景不仅使得澳美正式外交关系得以建立,而且因出于反击日本侵略的共同需要,两国结成战时军事同盟.澳美军队联合作战不仅扼制了日本的侵略气焰,而且建立了相互合作与信任的机制.这就为战后澳美同盟关系的缔结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7.
1960年年底,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解散了尼泊尔民选政府,开始实行君主集权、党派受禁、强调国民忠于国家和国王的无党派的潘查亚特体制。该体制的推行,不仅结束了尼泊尔动荡不宁的民主试验期,开启了民族国家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而且教育发展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种族平等和文化多元的和谐社会渐趋形成。  相似文献   
8.
9.
王艳芬 《世界历史》2005,(3):129-131
当大家习惯于谈论大国或强国外交时,我们对书架上满是像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国外交的相关著作也就习以为常了。于是乎,给读者的感觉是,在这个世界上,似乎也只有大国或强国外交了。的确,从历史上看,外交似乎一直是大国或强国的专利,但诚如《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史》①作者汪诗明  相似文献   
10.
王艳芬 《史学月刊》2008,(11):97-102
1950年尼泊尔与印度缔结的《和平与友好条约》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悠久的文化联系、开放的边界以及密切的经济和政治交往,是该条约签订的基础。从尼泊尔方面来看,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以及发展经济方面求助于印度,是它签订该条约的现实考虑;对印度而言,该条约可用来对尼泊尔国内的政治改革施加必要的影响,进而在地区安全构想方面,让尼泊尔成为其南亚安全框架的一部分,并借此抵制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这是它此时对尼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